•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雷士照明重磅推出伴生适然光技术

2024-04-24 15:34:2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航天日前夕,雷士照明于成都科幻馆召开主题为“生活有光,自然照亮——伴生适然光技术发布会”的盛会,吸引千余名嘉宾瞩目。

发布会现场,雷士照明与中国航天科研机构携手打造的中国航天照明科技实验室,重磅推出伴生适然光技术。首搭该技术的“小雷易家”和“肖邦”系列新品正式发布;携手中国航天基金会及壹基金这两大公益机构启动“拾光计划”。

image.png

以人为本 重塑光的价值

会上,雷士照明CEO林良琦强调,照明科技不仅要关注降本增效,更应从用户视角出发,重塑光的价值。

他提出:“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同质化内卷的照明行业也需要回头审视,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发展路径。”在林良琦看来,照明行业存在的使命就是为用户提升光的价值,“2020年我们提出‘重塑光的价值’,并将其定位为雷士照明最重要的战略方向,这是一次全体系的自我变革。我们必须从过去的生产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才能倒逼技术上寻求突破、模式上寻求创新。做行业领先的照明科技,满足用户核心需求才是关键”

image.png

坚持底层研发才是长期主义

发布会上,雷士照明研发副总裁王洪波针对“伴生适然光技术”进行独到的分享。

“伴生适然光技术在视觉、生理和情感方面都非常好的复刻了自然光、贴近自然光,同时又比自然光更可控、随心所用,更智适现代生活。”王洪波表示,“伴生适然光技术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以自然光为目标,严选了自然光呈现的色域,充分发挥当前LED光谱技术的优势,精心提炼并经过多次迭代、验证的方式,重新定义适合健康照明新的三基色,结合智能控制和混光算法,实现用三个颜色就能复刻自然光呈现的广域的白光和柔和的淡彩光。”

image.png

据了解,雷士照明高度重视底层技术的研发,提出品牌重塑以来,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不低于6%,拥有多项专利,参与国家课题研发及制(修)订的标准多项。2023年初,开展中国航天照明科技实验室的筹备和各项研发工作,结合过去积累的近十万用户场景大数据相关论证,打造出伴生适然光技术。

“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机构的合作,特别是在航天人因工程领域,为我们的研发按下了加速键。我们联合包括航天、心理、光学等跨领域专家团,研发了伴生适然光技术。”雷士照明CEO林良琦在分享时重点强调。

现场,雷士照明邀请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健康照明专家戴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机构机电产品事业部/空间站照明项目负责人杨军,北京大学心理学家张智勇,雷士照明研发副总裁王洪波等多位参与该技术研发的“科技共创官”登台亮相,专家们将持续赋能该技术的后续迭代和升级。

image.png

北京大学心理学家张智勇表示,现代都市生活人们多数时间在室内,因此以人为本的照明系统设计,对工作环境与人类健康、幸福感和工作能力之间关联密切。

好光点亮千家万户

依托“伴生适然光技术”,雷士照明正式发布面向都市白领人群的家居健康照明产品“小雷易家”和服务高端酒店全场景健康照明的“肖邦”系列产品。“小雷易家”针对都市家庭设计,提供便捷的健康光照体验。“肖邦”系列针对高端酒店客户,重塑照明体验,将技术与氛围融为一体,实现功能化与场景化的结合。

复旦大学教授、博导、健康照明专家戴奇表示:“光谱优化是照明技术进一步进步的基石,只有掌握了这个算法技术,才能像裁缝一样精准实现对光的‘智能裁剪’,满足对不同照明需求下的场景创新设计,以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的健康节律照明。”

现场,雷士照明携手中国航天基金会与壹基金两大公益机构,共同启动“拾光计划”公益活动——计划到2025年覆盖300所学校,改善50万名青少年的用光环境,展示企业的公益心态和科技普惠理念。林良琦表示,这次技术发布不仅代表一次创新,更是对社会的贡献,雷士照明将继续助力社会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image.png
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长阮志力原中国首批航天员兼航天员教练吴杰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魏明涛雷士照明ESG管理委员会主任李海波中国航天基金会品牌部主任姜雪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常务理事长刘升平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研系列长聘教授、人因工程专家、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理事长张伟(从左至右)

(责任编辑: 陆明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