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房产资讯!
在线投诉 | 维权投诉: weixin.tousu.cqn.com.cn
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房产资讯>>上海>>深度>>

世茂集团被提起清盘呈请 对其债务重组有何影响?

2024-04-09 14:22:22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讯(记者 王海春)世茂集团被提起了清盘呈请。

据世茂集团今日披露的信息,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于4月5日向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对公司的清盘呈请,涉及财务义务金额约15.795亿港元。

“我们认为该呈请并不代表公司境外债权人及其他相关方的共同利益。为保障其相关方利益,本公司将极力反对该呈请,并继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以最大化其相关方的价值。”世茂集团称。

世茂方面向记者表示,其一直与境外债权人就重组进行讨论,公司会继续就境外重组事宜与境外债权人积极沟通,会尽快推进债务重组进程。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其承诺并鼓励所有境外债权人仔细考虑并支持落实其在3月25日发布的重组方案。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琦认为,世茂集团被提起清盘,虽然在法律程序上可能会对公司运营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根据过往类似案例和市场经验,这种影响往往是有限和可控的。

其指出,清盘呈请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公司立即会被清盘,法院需要对呈请进行审理,并在评估所有相关因素后作出是否颁布清盘令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世茂有机会提出异议和抗辩,以证明公司有能力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债务问题,比如加快销售、债务重组或资产重组等。

“世茂集团已经明确表示将极力反对清盘呈请,并继续推进境外债务重组。这表明公司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最大化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在实际操作中,世茂可能会与债权人进行协商,寻求达成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债务重组计划。同时,公司会继续其正常的经营活动,以保持现金流和业务稳定性。”张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从熟悉世茂人士处了解到,世茂本次被提起清盘呈请,或与相关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一些问题暂时未能达成一致有关。

据世茂3月25日发布的公告,本次债务重组方案提供了短期工具、长期工具、强制可换股债券、不同工具的组合等四个选项。

根据重组方案,短期工具方面,计划债权人可选择获得本金额相等于计划债权人索偿中计划债权人本金额部分100%的,以短期票据或短期贷款为形式的短期工具。长期工具选项,大致方案为,长期票据及长期贷款年期为9年,分配的本金总额不得超过40亿美元。

强制可换股债券选项,主要内容为,本金额相等于计划债权人选择此选项的计划债权人索偿中计划债权人本金额部分100%的,可转换为公司新股份的零息强制可换股债券。不同工具的组合方面,本金总额相等于该计划债权人的计划债权人本金额100%的不同工具的固定组合。

而据世茂集团去年12月7日公布的信息,公司已向由境外票据持有人组成的临时债权人小组及持有公司境外债较大比例的境外银行贷款人小组提议初步重组框架,计划减少负债约60亿至70亿美元。但截至公告日,世茂集团并未与各类债权人就境外重组的条款订立最终协议。

业内人士分析,世茂集团被提起清盘,可能会对其3月25日晚间公布的债务重组方案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分析师表示,提起清盘呈请的债权人通常的诉求是,希望能够尽快收回债务或减少债务损失。当债权人认为债务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偿还债务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清盘呈请是一种极端的手段,它可以迫使债务人面对其财务问题,并寻求法院的介入来解决债务问题。债权人提起清盘呈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施压债务人,促使其提供更有利的偿债方案或重组计划。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可能希望通过清盘程序来获得对债务人资产的控制权,以便能够直接从资产出售中获得偿还。此外,清盘呈请也可以作为一种策略,用来在谈判中获得更有利的地位和条件。”张琦表示。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清盘呈请并不一定符合所有债权人的利益,特别是当债务人能够提出一个可行的债务重组计划时。因此,债权人在提起清盘呈请之前,通常会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并考虑是否有其他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张琦看来,清盘呈请的提出可能会增加债权人对重组方案的关注和紧迫感,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重组谈判中来,这可能会加快重组方案的讨论和谈判进程。再者,清盘呈请可能会为重组方案的谈判带来新的动态和压力。一方面,公司可能会在重组方案中提供更多的让步,以吸引债权人的支持并避免清盘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债权人认为清盘呈请有可能成功,他们可能会对重组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果清盘呈请得到法院支持,那么重组方案可能会被迫中断或修改,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不过,考虑到清盘对所有相关方都不利的结果,公司和债权人都有强烈的动机来达成一项可行的重组协议。”张琦补充道。

(责任编辑:崔立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