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房产频道!
在线投诉 | 维权投诉: weixin.tousu.cqn.com.cn
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房产频道>>北京>>深度>>

创始人潘石屹潘张欣夫妇隐退 SOHO中国将由职业经理人管理

2022-09-08 14:18:41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丽新

9月7日午间,SOHO中国公告称,潘石屹辞去公司董事会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和ESG委员会主席职务;潘张欣辞去公司CEO职务。

对于接下来这两大创始人的去向,SOHO中国在公告中表示,潘石屹、潘张欣专注于支持艺术和慈善事业。

关于后续资产管理和运营,SOHO中国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不过,接近SOHO中国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将来会实施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

“职业经理人或许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机会。”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霄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私有化失败后,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战略方向和布局。

接任者为20年老臣

从SOHO中国2021年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潘石屹和潘张欣夫妇持有SOHO中国63.39%的股权。

SOHO中国称,潘石屹和潘张欣均已确认,他们与董事会没有任何分歧,也没有任何与辞任有关的事宜需要提请公司股东或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意。潘石屹和潘张欣将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而关于接任者,此次公告披露,徐晋和钱霆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和联席CEO,黄晶生被任命为董事会非执行主席、提名委员会主席和ESG委员会主席。

资料显示,徐晋此前曾担任公司副总裁,负责资产和物业管理,于2001年2月份加盟公司,历任人事行政部总监、采购部总监、副总裁;钱霆,45岁,此前曾担任公司副总裁,负责物业租赁和销售,于2002年10月份加盟公司,曾任公司租售市场总监、副总裁。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一人事变动,资本市场似乎颇为认可。截至9月7日收盘,SOHO中国股价为每股1.51港元,上涨11%。

“此次人事变动发生后,实际控制人并没有变化。”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股价表现来看,资本市场对公司放弃家族式管理有积极反应。不过,新任管理层预计不会调整办公租赁主线业务,但可能围绕该基础业务做一些创新尝试。

私有化失败后风波再起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SOHO中国的商业地产生意,潘石屹已经多年不新增投资,在进行二次转型做SOHO3Q产品,杀入联合办公空间的前后,潘石屹都曾陆续处置北京及上海两地的资产。

直至2022年3月10日,潘石屹还曾通过官微宣布拟销售3.2万平方米的京沪两地部分物业,并喊话“七折甩卖降负债”。但几个月过去,SOHO中国的半年报里依然只有租金收入。

据SOHO中国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96亿元,同比增长11%,营收全部为租金收入;租赁业务毛利率约为83%,2021年同期为82%;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增长63%;净资产负债率约为44%,平均借贷成本约4.7%。

但相较于当下公司的财务表现,外界更关注公司管理层的资产处置动作。早在2020年3月份,就有消息称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约258亿人民币)。

2020年3月11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约。彼时,这一消息传出后,SOHO中国股价当即大涨40%。但此后黑石集团放弃收购,SOHO中国股价也一路走低。

直至2020年11月13日,有传闻称高瓴资本与SOHO中国进行了初步谈判,拟将其私有化,估值可能超20亿美元,受消息影响,SOHO中国股价大涨近40%。但高瓴资本随后迅速否认了这一传闻,SOHO中国股价又迅速回落。

风波并未就此平息。今年7月份,SOHO中国曾宣布,公司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警方调查。当时,SOHO中国称,公司知晓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调查。另外,公司董事及其他高管均不知悉有关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也没有被调查。但是对于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资料给予了充分配合。

在业内看来,此次潘石屹夫妇双双隐退后,新任管理层的任务并不轻。

“SOHO中国主营业务多是运营自持性质的商办物业,本身就沉淀了大量资产,属于重资产商业模式,加上在当前的行业大环境下,公司需要重新盘点旗下资产,加快自持物业的转型。”陈霄表示,比如保留核心资产,出售一些非核心资产。同时,公司还应提升运营和管理能力,走精细化运营之路,创新商办物业的内容和形式,寻找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崔立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