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房产频道!
在线投诉 | 维权投诉: weixin.tousu.cqn.com.cn
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房产频道>>头条>>

央行全面降准0.5% 楼市“炒作者”不要心存幻想

2021-07-12 16:11:20 中国网地产

中国网地产 秦龙/文

一项重大消息。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0.5%数字虽小,但影响不小,预计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这1万亿能做很多事,比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比如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再比如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

不过,每每央行降准,地产行业都会有一种声音:对楼市产生重大影响。

从理论上说,降准增加市场流动性对包括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将产生一定积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准可使国内银行信贷能力增强,有利于房地产再融资;二是降准将增加货币供给,会压低市场利率。

但理论归理论,实际上本轮降准对楼市影响极为有限。

为何这样说?首先,央行公告道出了此次降准的目的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其次,央行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亦指出,此次降准为定向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第三,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退出。从2016年起中央首提“房住不炒”已过去五个年头,此后每年基本都会重提。可见最高层对房地产调控的信心与决心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半点松懈。

放在纵向的历史发展轴来看,楼市调控的严厉程度已经上升到了历史高点。今年以来,原已比较严厉的各地楼市政策进一步升级:除了限购、限价等常规手段外,经营贷、消费贷违规入楼市被严查,重点城市土地市场推行集中供地规则,房企“三道红线”举措,楼市调控步步为营。所以在此背景下,央行降准不会针对楼市,释放出的资金亦很难流入楼市。

一句话,央行此次降准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楼市几乎享受不到利好。

一位房地产财经人士也认为,从此次释放的利好看,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进行的,楼市影响有限。这至少说明当前中央继续关注企业资金成本,也进一步说明中央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鼓励企业发展的导向。

凡事没有绝对。上述房地产财经人士补充,此次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可能对银行信贷产生间接影响。“银行当前最聚焦的在于房贷集中度。若是后续降准政策后,银行可贷的资金规模增大,房贷的占比会有所减少,客观上会使得房贷集中度完成的压力减少,对当前的楼市遭遇的‘房贷荒’无疑会是一个缓释。”

但我们反过来看,这可能带来一种现象:中介炒作降准的政策。每次降准的时候,往往也是中介违规炒作房源和房价的时候,这个时候更需要注意政策落实,防范扭曲政策本意,积极促进房地产平稳发展。

奉劝一句,楼市“炒作者”不要心存幻想。

附央行答记者问:

1.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2020年应对疫情时人民银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银行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2.此次降准的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一是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此次降准释放多少资金?

答: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部分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不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准备金率是目前金融机构中最低的,保持在这一低水平有利于金融机构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和自身稳健经营。

(责任编辑:崔立明)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深圳市着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市民满 ...

  • 深圳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精彩纷呈获 ...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经济开发区铝基新 ...

  • 开往英国费利克斯托的中欧班列

  • 小龙虾+啤酒=痛风?错!别再让“食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