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产品可靠性报告》>>

家电召回有多远

2010-03-26 14:38:22 中国质量新闻网

    在2009年末、2010年初这个漫长的冬季,伴随着丰田汽车在全球各地遭遇质量滑铁卢,“召回”这个词前所未有地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

    刚刚从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喘一口气,家电业又面临新的震荡:三星召回、LG召回、惠普遭遇召回投诉,一次又一次召回风波,如同今冬飘落的一场又一场大雪,让企业和消费者都感到了拂面不去的寒意,双方都试图从中捕捉来自市场末端的莫测风云……

    

    “暖冬”下的寒流

    过去的一年,得益于“家电下乡”和“节能惠民”等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家电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度过了一个“暖冬”,其国内销售业绩不乏亮点。然而,频频发生的家电召回事件,却成了“暖冬”下的寒流。

    2009年11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通报称,三星中国公司将在中国市场召回约32000台存在安全隐患的双开门电冰箱。三星此举被称为除笔记本电脑电池之外的“国内家电行业首次大面积召回”。

    2010年2月25日,韩国LG电子发布声明称,继在韩国召回105万台存在安全隐患的滚筒洗衣机后,也将在中国召回存在同样隐患的洗衣机672台。

    近期发起家电召回的都是国外品牌,那么国内品牌的质量是否都能过关?我们不妨看看中国家电产品在欧美等国的召回情况: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连续几年来,涉及中国产品的召回比例都超过98%,而家电产品正是其中的大宗;在加拿大,家电召回案例在涉及中国产品的召回案例中数量仅次于玩具,列第二位;而在欧盟的统计中,中国的玩具、电子产品等都占据了召回频率榜的前列,且召回数量占比连年上升。

    在国内,在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投诉记录中,家电产品也位居前列。在“家电下乡”中,中消协所公布的返修率的数字非常高,虽然这一数字也引起了一些质疑,但农村消费者反映所购买的家电产品质量并不太令人满意,这已经成为事实。

    一方面是投诉案例大量堆积,一方面是中国家电品牌自主召回鲜有出现。这样的局势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现在中国消费者已经从质量投诉转而要求召回。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170名中国消费者联合投诉惠普笔记本电脑。根据投诉,多个型号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存在显卡高温、花屏、闪屏等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惠普召回缺陷笔记本电脑,并要求惠普进行赔偿。

    提出这样的要求,显示了我们国家的消费者的召回意识已经增强,那么厂家的态度为什么还如此迁延?

    

    质量不自信导致讳言召回

    虽然三星对其冰箱进行了召回,但仔细观察召回时间可以发现,三星在中国的召回要滞后于国外市场。面对质疑,三星方面的解释是,由于中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法规,三星方面需要和相关部门协调,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这让尽快完善家电召回制度的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

    事实上,对于家电消费领域的召回声浪,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不乏先知先觉者。

    在政府层面上,继汽车、儿童玩具以及食品、药品的召回制度建立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已将家电召回管理制度的起草纳入立法计划。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召开专家研讨会,就家电召回管理的前期研究情况听取了各方面意见。之后,他们又到国美电器、浙江慈溪家电制造基地走访和调研,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据中国家电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的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在经历多次调研后,起草工作已进入到后期阶段,相信不久之后就将颁布实施。

    而在家电企业主动召回方面,志高空调率先向社会作出了一系列召回承诺,成为勇敢的“试水”者。

    2月28日,志高空调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诺,凡在2010年3月1日到3月31日期间购买志高“节能惠民”1级能效空调的消费者,均可享受“产品质量承诺召回”,即一年之内出现任何非人为的产品质量问题,志高公司将免费召回并更换新机。

    但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家电企业对待家电召回相关呼吁的态度耐人寻味,他们对这方面问题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回避的姿态。

    “说来说去,还是质量不过关!”在接受记者关于家电召回的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认为,国产家电在国外遭遇大量召回,根源不在于国外的检测、认证标准比中国严格,而在于产品质量还存在薄弱环节。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天正集团董事长高天乐接受了本刊的采访,他也从企业掌门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家电企业质量问题多的原因。其一,国内家电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历史并不长,在产品研发、品质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国外企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二,企业培训不够,员工素质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他认为,受制于多种因素,很多家电企业缺乏抓质量的紧迫感,得过且过,对各种品管方法、手段,往往是“喊在嘴上,写在纸上”,热闹一阵子,却很少能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

    正是因为很多家电企业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就已经不自信,导致企业在面对召回话题时三缄其口,因为他们明白,一旦家电召回制度变为现实,自己必将为高昂的召回成本买单。

    

    新视野下的新思路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专门递交提案,他建议:“在《产品质量法》中增加缺陷产品召回有关规定。对存在涉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缺陷产品实施强制召回,以防止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唐晓青委员则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角度,对完善产品召回制度的迫切性作了解读。她表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产品要在国外市场立足,就必须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目前的产品召回还处于初步阶段,我们要主动加快制度建设,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修订。”

    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就惠普笔记本电脑质量问题进行调查。下一步,质量管理部门将加快立法步伐,推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出台,同时,逐步扩大缺陷产品召回范围,将消费类电子电气等产品纳入召回范围。

    张纲说,未来将建设国家缺陷产品信息管理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采集产品伤害事故信息和产品质量投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施风险评估,建立较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监管体系。

    这让受伤的惠普笔记本用户看到了希望,也让家电召回制度看到了曙光。但制度建设是硬币的一面,企业自身提升则是硬币的另一面。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对于家电召回的建言,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观察和思考产品召回的新思路。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还是仅仅从尊重消费者、尊重生产者劳动的角度来说,现在都是我们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时候了。我相信这方面的召回制度肯定会付诸实施。”

    “其实,建立产品召回制度,不仅有利消费者,也有利于企业。”针对企业的担忧,潘复生委员表示,家电、消费电子等产品实施召回,都是在公开的平台上,经过严格的调查、检测等程序进行,这样,就从制度上保证了缺陷认定的合理性、科学性。

    他说,大量出现同类缺陷的大多是新产品,“经过缺陷认定,可以证明产品问题究竟是由不可避免的因素,比如科学技术、认知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还是由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造成的。”这能避免企业“暗箱操作”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误会,也能让兜售假冒伪劣者无所遁形,实际上是保护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肯定对企业有利。

    长冬挡不住春天的来临,我们相信,在千呼万唤之后,家电召回制度的出台已经为期不远了,而家电召回制度的完善必然也能带动中国家电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