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基因在遗传中会出现变异,各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在随着时势变化而花样翻新,出现各种“变异”。在重重贸易壁垒中,最新的“变异”版本,同时也是令中国出口企业最有“剑悬头上”之感的是碳关税。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工业品检验研究所所长王超说:“尽管是否征收碳关税尚未定论,但高能耗、高物耗的出口产品正在受到更多抑制。”
不会太久,肯定要征
各方贸易交锋的焦点,最终落在碳关税问题上。
从八国集团到20国集团,从匹兹堡到哥本哈根,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际,各国首脑不仅合作探讨如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还力求谋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长远大计。
碳关税,一般指对高耗能进口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作为中国检科院工业产品安全研究的首席专家,王超认为这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定特殊标准以阻碍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保护本国贸易的一种手段,本质上是“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对这一观点,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颇为赞同:“美国推行碳关税,目的就是制衡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并寻找下一轮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新增长点。”
他表示,目前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中,出口最多的就是含碳量比较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一旦美国方面开征碳关税,必然对中国出口产品造成巨大的冲击。
2009年6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限量及交易法案》,4天后《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再次通过,两项法案均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一直跟踪贸易国技术法规动态、为国家质检总局提供技术支撑的中国检科院工业品检验研究所研究员肖海清说:“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来华访问,就是为征收碳关税进行公关。他曾公开表示,美国将对没有二氧化碳强制减排限额的国家征收碳关税。在他访华期间,这一问题也成为中美双方争论的焦点。”
“其实,西方一直在酝酿推行碳关税。”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公司总裁路跃兵在“中国开放经济高层论坛”上介绍,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紧接着欧盟又开了一个会,要对一部分产品实行碳关税,“美国、法国等都作了政策上的研讨,经合组织也作了规定。我们觉得它肯定会进入贸易,一旦进来以后对贸易出口产生的竞争力,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的制约力会很大。”
众所周知,高能耗产品多数由发展中国家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出口,其中“中国制造”所占份额非常大,因为我国主要的产业结构中都是重化工业和大的制造业。路跃兵说,一旦碳关税被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尤以对中国的伤害程度为甚。
林伯强表示,尽管这一问题目前还存有争议,但碳关税最终肯定要征,而且预计推出的时间不会等太久。
一条底线:节能和质量
“与其让美国人征了我们的碳关税,去补贴他自己的企业,不如我们自己先征碳关税,所得的税收再补贴自己的企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的一席发言,引得无数的人在网上跟帖赞同。
征税也好、补贴也罢,各国目的都是一个:打造节能、优质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一点上,我国相关部门也早已行动起来。
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彭妍妍介绍:“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安排,我们今年将对更多的产品实行能效标识管理。如微波炉、交流接触器、电力变压器、工业锅炉、通风机等产品,将在2010年实施能效标识管理。此外,我们还修订了冰箱实施能效标识的规则。截至2009年上半年,通过能效标识文本备案的企业一共是2020家,通过文本备案的产品型号达到了76876个,涉及到的产品15类。依据实施的计划,实施能效标识的产品在今年会突破20类,主要的用能产品都已经有了能效标准和规范的能效标识。”
赶在2009年的最后一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272项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进行了淘汰。在9大类产品中,电动机、电焊机和电阻炉,变压器和调压器,以及锅炉、风机、泵、压缩机、柴油机等均榜上有名。“生产单位应停止生产,使用单位应尽快更换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应加强对《目录》中所列设备(产品)停止生产和淘汰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工信部一位官员在电话中说:“发布这批淘汰目录公告,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高耗能设备。这是第一批,但绝不是最后一批。”
1月,美国宣布对中国的钢丝层板征收43%至289%的反倾销关税,对中国产钻杆征收109%至274%的关税……
冥冥之中,似有感应。工信部甚至先行一步向社会公布了《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对于准入制,首钢集团总裁朱继民用一个“好”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国钢铁产能不是一般的过剩。政府调节不靠标准和制度,只靠语言和说法来实现调整,是不可能的。比如目前建材用钢的产能,占据整个钢铁产能的40%。我们现在螺纹钢是二级标准,如果能上升到四级标准,同样一吨钢就可以多造出30%的建筑物;如果都用四级标准,我们降低30%的产能就能满足现在的建设要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都减少了,何乐而不为?政府调控的那只‘手’,关键时候就得体现为标准、制度和必要的政策引导。”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拟建立的“准入制”,更关注的是产品质量、环保等“企业基本面”,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行业的公平竞争体系,现有企业只要符合这些基本准入门槛,就能得到国家的认可,有序规范地发展。这位专家谨慎估计,可能有三四百家企业关门,这些产品质量相对低劣的企业本来就不应该受政策保护。
钢铁行业今后总的发展方向很明确:环保节能的“低碳”路线已在谋划。该专家说,“准入制”将给中国钢铁业划出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的一条底线。
TIPS
欧盟EUP指令过渡期结束
美国加州RoHS灯具要求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