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盘后,同仁堂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自1669年创立以来,同仁堂历经350余年的风雨洗礼,始终秉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坚守品质至上的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稳中提质 多维韧性筑牢发展根基
2025年上半年,同仁堂坚持稳中提质总基调,深入贯彻落实“提质增效年”任务部署,其核心业务呈现韧性发展态势。同仁堂2025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总资产319.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4.31亿元,上半年合并报表实现营业收入97.6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53亿元。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中药材价格波动等诸多挑战,同仁堂业绩呈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对此,同仁堂着力提升核心业务协同能力,保持整体经营运行平稳有序,努力提升经营质量,展现了良好的抗压能力、运营韧性和发展潜能。
从收入构成来看,同仁堂常年生产的中成药超过400个品规,产品剂型丰富,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类别。其经典产品如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六味地黄丸等,凭借着优异的品质和显著的疗效,深受消费者信赖,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成本控制方面,同仁堂强化生产统筹整体安排,聚焦物料储备、产能协调和库存结构,结合品种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情况,科学制定排产计划,强化产销联动机制,推动供应链稳定性和灵活性“双提升”。密切关注药材行情和药材产新,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有效控制原料成本,优化合理库存结构,保障重点原料的按需供应。实现了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幅改善。
在销售环节上,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与精品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核心大品种全链条协同和市场地位,动态调整营销策略,发挥“线上+线下+全域”立体化创新营销优势。加大医疗领域拓展力度,全面梳理医疗品规,打造培育医疗特色产品管线,开展学术推广特色市场活动,稳步推进医疗市场经营成效。
在构建中成药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严把药材质量关。充分发挥供应链运营平台效能,推进生产相关业务数据标准化建设。推进智能制造,大兴分厂搭建物联网数字化生产车间,为智慧工厂建设奠定基础。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推进大兴分厂、亦庄分厂光伏项目实施。
从宫廷秘藏到全球共享 文化担当诠释时代使命
面对行业变革与市场挑战,同仁堂以“守正”之心传承中医药精髓,以“创新”之力拥抱时代变革。
在今年6月的非遗日上,同仁堂以“百年御药 传承不凡”为主题,将御药传奇的历史转化为可触达的文化体验。黄元御后人现场拆解“同仁牛黄清心丸”进化史——从汉《金匮》薯蓣丸到宋《局方》牛黄圆,再到清宫秘方,每一味加减都是“辨证施治”的活教材。现场搓丸、拓印非遗互动,更是让传承百年的制药哲学从档案文献走入现实生活,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代的文化纽带。
此外,不断推进新药研发、经典名方开发和品种二次开发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巴戟天寡糖胶囊、同仁乌鸡白凤丸等改良型新药研发。完成同仁牛黄清心丸等4个品种的临床研究,实现愈风宁心滴丸的共识转化。
作为百年老字号,同仁堂并没有将眼光局限在国内市场。其苏合香丸取得加拿大卫生部颁发的《产品许可证(三类)》系产品上市许可。同仁堂国药公司产品金钗石斛散获准在香港销售,进一步拓展海外产品布局,推动《中药材鉴定图典》阿拉伯语版发行,进一步扩大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在中东地区的品牌影响力。
同仁堂2025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战略举措,不仅夯实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更勾勒出老字号从“传统中医药制造商”向“全球中医药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清晰蓝图。未来,同仁堂将继续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指引,让百年品牌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