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商业航天、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厦门市加速释放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培育领域。其中,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无人机等新兴产品的质量安全备受关注。近年来,厦门质检院以前瞻性战略视野,紧跟产业趋势,不仅全力推进“厦门市低空飞行器质量安全检测与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于近日通过资质认定(CMA)扩项评审,进一步强化低空经济领域检测能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加强无人机领域检测能力,厦门质检院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CMA扩项申请,重点拓展涵盖安全性能、电磁兼容、电池安全等关键检测能力。近日,厦门市产品技术审评与审核查验中心委派评审组,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对该院进行扩项现场评审。评审过程中,专家组通过现场考察、加标考核、操作演示、现场提问、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全面考核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实验室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环境条件及机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经严格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市质检院技术人员专业、操作规范,管理体系健全有效,环境设施符合要求,检验人员操作熟练,检验报告准确规范,技术能力满足资质认定要求,同意通过现场评审。此次评审通过,标志着厦门质检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检测技术实力显著提升,为无人机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技术支撑,也是“厦门市低空飞行器质量安全检测与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程中检测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据了解,“厦门市低空飞行器质量安全检测与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聚焦研发测试、适航审定等核心功能,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已列入厦门市发改委2025年第19批前期工作计划,并将纳入厦门市“十五五”规划两岸融合发展重大项目。平台秉持“边规划、边运行、边攻坚、边赋能”的高效推进模式,在现有整机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动力性能测试等强大的专业检测平台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投资3.17亿元。新建:2125平方米先进风洞实验室、2550平方米航材及飞行零部件综合试验大楼、2300平方米智能化无人机库、集成2个楼顶3个地面的无人机起降场,飞行训练场,封闭测试场功能的低空飞行综合验证场、覆盖2平方公里的5G-A通感一体服务网络、低空飞行器运行管理控制中心,构建“1个低空飞行综合验证场+6大专业检测实验室”的全维度能力矩阵,覆盖低空飞行器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技术服务。
作为全国低空产业联盟重要成员单位,平台正全力构建协同创新的检测认证生态体系,积极推动全国低空产业联盟海西分盟落户厦门。未来,平台将面向区域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厦门在新兴产业赛道持续领跑。(陈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