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福建泉州传来重大利好消息,由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导组织开展的“质”引未来,“链”动泉州——2025年泉州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取得成效。这场聚焦晋江鞋服、南安水暖厨卫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质量赋能行动交出亮眼答卷:供应链质量管理成熟度平均提高7.5%,生产效率提升6%,产品不良率下降17%;生产和供应端实现降本增效8000万元,拉动工业增加值1.5亿元;培育首席质量官、碳足迹核算师等核心人才300余名。
统筹谋划,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提升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在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泉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探索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提出的“串点(企业)成线(链)、扩线(链)成面(县域)” 机制,锚定“一县一培育”计划,13个县(市、区)精心筛选出 13 条重点产业链,实行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推动全市产业质量赋能提升。2025年初,泉州市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提升行动正式展开,首批赋能项目包括被列为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的晋江市鞋服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被列为省级质量赋能重点项目的南安水暖厨卫项目。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市、县(市、区)两级联动,辖区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协同配合的质量变革,重塑两条重点链竞争力。
创新机制,精准施策赋能企业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次赋能项目中发挥关键创新引领作用,采取“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质量赋能”模式,构建“链长+链主+技术机构”三位一体协作机制,联合方圆标志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等专业力量,精准对接劲霸、特步、九牧等7家链主及17家链员企业需求。同时,充分发挥质量基础设施“工具箱”作用,整合标准、认证检测、质量发展、计量、知识产权等要素,督促质量赋能机构建立周计划、月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并运用“一图谱三清单”(产业链质量图谱、质量问题清单、重点攻关项目清单、质量政策工具清单)深度诊断工具,为链上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提升方案,实现精准赋能。
成效显著,驱动产业全面升级
在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有力推动下,质量赋能行动成果丰硕,实现四链融合驱动质量效益双提升。在创新链提质方面,成功攻克行业共性质量难题8项,高效落地34个重点攻关项目;建成标准化实验室15个,新增、升级研发载体3个;布局高价值专利26件,新增高新技术培育企业3家,区域创新效能显著增强。产业链强基成果突出,主导制修订省级地方及团体标准2项,优化供应链管理条款153项;ISO体系认证覆盖率提升13%,供应链质量管理成熟度平均提高7.5%;生产效率整体提升6%,产品不良率下降17%。资金链实现增效,生产和供应端实现降本增效8000万元,有力拉动工业增加值1.5亿元。人才链得到激活,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南安市市场监管局分层开展质量、绿色等专题培训58场,覆盖超1300人次,培育首席质量官、体系审核员、碳足迹核算师等核心人才300余名,多层次质量人才梯队初具规模。
在绿色发展领域,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绿色赋能为重要抓手,系统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推进21家企业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为全国首批鞋服产品碳足迹认证奠定基础。鞋服单品碳足迹显著降低18%,链上企业降碳增效成果突出,累计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展望未来,深化模式推广复制
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质量赋能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链主引领、专业支撑、链员协同”,探索出一条以质量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链供应链整体提升新路径。未来,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持续深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模式,推广试点经验,致力于将泉州打造成为质量效益协同提升的区域标杆。(陈永 吴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