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公司

抢抓施工“黄金期”,大芦线项目完成内引航道桩基节点

2025-05-27 11:05: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中交三航局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3标段完成枢纽围堰外的内引航道桩基工程施工,74天内施打完成近900根灌注桩,715根预应力U型混凝土板桩。

灌注桩施工作为船闸内引航道基础工程的核心环节,此次节点的完成,将为后续内引航道主体结构施工的启动及时打响“发令枪”,也为枢纽围堰西侧稳定及围堰内的降排水加上“保险阀”,更进一步释放设备、班组资源配置,盘活全项目生产大局。

项目部早作谋划于春节前打通南北两岸桩基施工便道,做好总体施工部署,节后安排班组进场,完成桩机布置、设施搭建、临电布设、材料加工与堆放等。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天气多变等自然挑战,以及高密度桩基施工所带来的质量控制难题,项目部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管理人员轮班监管施工进度、管控现场质量与安全。

场地条件是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现场的柔软地基和泥泞场地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项目采取滩涂清表及铺设砂被的方式整理出施工工作面,待其排水固结后,在车辆和机械设备通行便道上回填碎石和砂石材料进行路基填充,成功将滩涂软弱地基改造成为满足灌注桩和结构施工的复合地基。同时对场地进行降排水处理,通过设置排水沟和排水井,及时排除地面积水,减少地基的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在桩基施工中,项目部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高效运行。针对灌注桩质量关键工序,严格控制桩位偏差、桩底标高、清孔质量及沉渣厚度,严格钢筋笼加工及现场对接焊接质量验收,逐一检查每车混凝土塌落度及拌合质量,保障混凝土连续灌注并预留超灌量。

项目建成后,内河集装箱船舶无需绕行,通过大芦线航道即可入海,单程缩短航程约70公里,真正实现“河海直达”。河海直达运输航线的完善和升级,将有利于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水平,对推动长三角互联互通,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加贺)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