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央视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 消费者应认准正规官方渠道

2025-03-17 21:53:27 中国消费者报

央视3·15晚会,卫生巾等废料翻新黑幕被揭露,指向一次性日用品的残次品制假售假问题,并引发消费者对卫生巾等贴身用品质量安全的焦虑。应该注意的是,此次央视3·15晚会此次剑指的是黑色产业链利用非法残次品制假售假的问题,而非品牌正品的质量问题。

梳理发现,不只是此次315涉及的卫生巾、纸尿裤等一次性日用品,此前媒体还报道过医疗耗材等多个领域存在废料非法回收、加工、二次销售的现象,可见这一问题已成为亟需相关各方协同共治的黑产痼疾。

只有平台、品牌、监管部门、消费者等积极协作,从销售端、生产端、需求端及监管部门等联合发力,才能彻底铲除非法黑色产业链。

平台方:加强管理,切断制假售假的获利渠道

根据此次央视3·15调查,这些翻新的卫生巾、纸尿裤产品流入市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其主要流通渠道是各大电商平台,其中有单个店铺月销可高达数万单。

因此,切断制假售假链条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加强平台方监管。《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商平台应对经营者资质资格进行审核,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因而,平台应通过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店铺名称、销售资质等方面的审核,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对网店售假违法行为的深度挖掘和精准监察能力。

品牌方:提升防范意识,加大打击制假售假力度

不法商家非法回收废料、制假售假的行为也侵害了品牌方的权益。不仅扰乱市场价格体系,更会引发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危机,从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因此品牌方应提升自身对工厂、供应商的管理水平,通过强化对工厂的废料监管,切断黑产原材料供给链。同时,被侵权品牌也应联合相应执法机关,加大对制假、售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司法判例形成法律震慑,还行业一片清朗。

消费者:认准正规品牌官方销售渠道,警惕假冒伪劣产品

不少消费者会被远低于市场价的“厂家直销”“超低价”的噱头吸引而下单,但这往往是不法商家设下的陷阱。卫生巾等日用快消品行业具有消费频次高、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消费者追求低价的消费特点,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回收料、边角料、废料等回收价极低,翻新后以数倍的价格销售仍远低于市场价,因而不法商家依然能取得丰厚利润。

因此,提醒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认准有防伪标志的品牌正品、必要时要求销售方提供相关资质证照。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以有效降低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几率,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截至目前,多家知名品牌集体发声,提醒消费者认准官方渠道购买,并鼓励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投诉举报,让黑产链条失去市场基础。

(责任编辑:凌云)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