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4000多天,这家企业主动站在“阳光”下接受全社会监督。
清晨4点,南平市延平区。薄雾还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闽北山区特有的湿气,凝结在冷空气里,形成了刺骨的寒风,吹过了长富乳品的园区。一对车灯刺破薄雾,长富送检专线车平稳开出,将当日生产的巴氏鲜奶样本送往福州的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进行同步检测。检测报告出具后,再上传长富网站公示。
长富送检员工将每日产品置于保温箱送检
截至2025年3月,这场始于2012年的“品质马拉松”已经持续13年,累计4000多天,行程超过58万公里——这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5倍,也是长富通往品质高原的攀登之路。
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树立奶业品质大旗
企业自检与官方机构检测每日同步进行,在乳制品行业,这是极为罕见的“双检制”,并且将检测结果都进行公示,更是在自己头顶悬上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长富主动为难自己长达13年之久,意欲为何?
“每天同步送官方机构检测!”2012年,长富董事长蔡永康作出决定。“消费者不是不信检测报告,而是不信我们企业自检的报告。”他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把官方机构每日检测的结果公布出来,让老百姓放心!”
由此,长富树立起一面品质大旗,主动将自己置于“阳光下”,透明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13年的“品质马拉松”,连续4000多天检测
牛奶,是保障国民健康的基础性营养食品,它不同于一般食品,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牛奶品质成为长富刻进企业血脉的民生契约。每位长富人入职的第一课,都会听到这句振聋发聩的箴言:“法律和道德规定的食品安全,从来都不是长富过关的终点,仅仅是长富社会责任感的起点。奶业是公德事业,容不得马虎,更容不得虚假!”长富人对牛奶品质的重视,都被记录在数千份第三方检测报告之中:
2016年8月14日的检测报告边缘还带有水渍——那天台风“灿都”过境,福州持续大暴雨,国道316线近福州段,积水导致车辆堵塞,负责当日送产品至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州)检测的长富送检员李欣,焦虑地看着时间。若样品无法准点送达,必然会影响检测结果。
“不能耽搁了,跑也得跑去。”他仔细地检查了保温箱的温度,用雨衣将箱子裹紧,咬了咬牙冲进雨幕。暴雨抽打着他的脸颊,橡胶雨靴在及膝深的水中艰难跋涉。这场与时间的竞速,最终凝固成检测报告边缘的淡淡水渍。
长富质量检测中心
那些沉淀在检测报告里的墨迹都是真实的时间切片,都是长富履行品质承诺的见证。坚持13年的品质长跑,为整个行业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企业要学会用“透明”和“公开”与消费者见面,从而提升企业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水平,高质量发展才能找到最坚实的支点。
时间是最好的检测剂,良心是最准的刻度尺
在急功近利的商业浪潮中,长富却选择远离“喧嚣”,默默“耕耘”,用13年的坚守为奶业刻下了全新的价值坐标,助力奶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应该以质为先,不能偏离牛奶本身的价值,去弄虚作假,去炒作概念。真正的安全,不在实验室的检测报告里,而在牧场青草每日的露珠中;真正的信任,不在广告词的修辞堆砌间,而在全产业链生产过程公开透明下;真正的品质,不在天花乱坠的营销下,而在于悉心保护牛奶活性营养的全过程中。
长富全透明乳品生产车间
当“双检制”的精密仪器与长富人的手掌温度共同校准牛奶品质时,人们读懂了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检测剂,良心是最准的刻度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