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公司

中交路建专业化分公司钢结构分公司总工程师蒋德林获“杰出桥梁工匠”殊荣

2024-12-11 14:56:51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近日,2024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暨桥隧创新成果展在贵州贵阳举行,会上发布“杰出桥梁工匠”名单,中交路建专业化分公司钢结构分公司总工程师蒋德林获此殊荣。

三十载春秋,蒋德林与桥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蓝海碧波的海沧大桥到气势恢宏的邳州运河大桥,从长虹卧波的东海大桥到汉中水韵的汉江桥闸工程,从与山云同肩的矮寨大桥再到与江水和弦的洞庭湖大桥,桥梁的印记已然熔铸进这位工匠心中。

1990年,毕业于长沙交通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蒋德林在从事五年的机械设备及钢结构的相关设计制造工作后,转行迈入桥梁建设领域。虽然并非桥梁建设专业“科班”出身,但蒋德林凭借“再学一门土木工程又有何难”的坚定信念,仅用一年时间的学习与实践,便迅速掌握了桥梁工程土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展现出了他在新领域的潜质。

2013年,蒋德林出任中交路建承建的杭瑞洞庭湖大桥A2标项目的常务副经理。该桥是一座主跨1480米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被誉为一项“超级工程”。重担在肩,蒋德林却对此志在必得,誓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在此信念之下,是五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将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繁忙而充满挑战的施工现场,保工期、抢汛期,直至项目结束,蒋德林的身影在各环节间辗转不停。

2019年年底,蒋德林调任中交路建新成立的专业化公司钢结构分公司,并担任总工程师。不久,公司承接城开高速蓼子特大桥的主桥钢结构工程。蓼子特大桥位于重庆大巴山腹地,桥面距离河面达127米,拱肋最高处距离河面186米,相当于60层楼高,钢梁运输和拼装场地极其受限,施工难度大。

多年实践能力的锤炼、施工经验的积累,蒋德林全程坚持参与方案的设计与把关,并始终坚守在施工最前线。

在重庆城开高速蓼子特大桥建设期间,蒋德林与项目青年员工一同冒高温、战酷暑、抢进度,不仅带领技术员多次深入施工区域,还常将自己的经验结合蓼子特大桥施工情况与技术员一起探讨交流,俨然是一位传道授业的“老师傅”。

最终,在以蒋德林为代表的全体中交路建技术团队共同努力下,创造了国内单桥转体操作次数多、竖转仰角大、转体动作复杂、合龙方式简洁的施工记录。

同样受限于复杂的场地施工条件,桥面钢梁的拼装同样困难重重。对此,他牵头研发拱上负载行走吊机,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牵引吊机,从187米深的谷底将钢梁提运而上,沿拱肋纵向全覆盖移运钢梁,完美解决了山区钢梁运输道路和拼装场地受限条件下的安装难题,仅用17天就完成了全桥20片钢梁的架设。

钢结构分公司成立五年来,蒋德林始终将工艺创新和技术研发作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手段,先后主持开展了负载行走式拱上吊机、拱肋滑移、浮运、提升、侧转等工艺研究,成为公司迈入高质量发展正轨的引路人。

此次获评“杰出桥梁工匠”荣誉称号,不仅是对他30年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在桥梁事业上默默付出的最佳肯定。

(责任编辑:加贺)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