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财经>>产经>>

用满满的诚意迎接八方来客——在黑龙江哈尔滨体验观念改变

2024-01-16 14:16:00 中国质量报

用满满的诚意迎接八方来客

——在黑龙江哈尔滨体验观念改变

□ 本报记者 丁 莹

“外酥里嫩,酸甜可口啊!”1月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网红打卡地红专早市,一位卖锅包肉的摊主身穿经典红底大花棉马甲,一边颠勺给肉片挂浆,一边大声吆喝。一盘锅包肉做好、装盘。看到围在摊位前的游客越来越多,他的笑容更加灿烂,竟然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捻出两颗“心”形;接着,双手举到头顶,摆出一个大大的“心”;双臂放下,双手在胸前似捧出一颗“心”。一连串动作看得记者目瞪口呆,而刚刚扫码付钱,还没吃上一口锅包肉的两位“南方小土豆”怔愣片刻后,马上眉欢眼笑,竟然给“锅包肉小哥”鞠了一躬。

“你是哈尔滨人吗?”记者乐不可支地问他。突然而来的“表白”完全超出原本对东北男人的印象——刻板、霸道,脾气暴、说话楞,看人的眼神异常冷峻。“当然是啦。”他说,“欢迎大家来哈尔滨,得有所表示。首先态度要好”。眼睛里满是笑意和真诚。

虽然早有耳闻,也看了很多相关视频,但置身于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哈尔滨人的改变、这座城市的改变还是让记者感到突然和欣喜。

记者在索菲亚教堂附近停留了将近两个小时,教堂内外、附近的道里菜市场等商场超市,游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但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发生一起“争执事件”。卖货的本地人耐心地介绍每一件商品,有游客“吃的方法”不符合“东北规范”,还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游客间有点小摩擦也被热情的哈尔滨人用幽默的“东北话”化解了。在索菲亚教堂广场,操着当地口音的摄影师轻声细语地指导拍艺术照的小姐姐们摆出各种优美的姿势。在记者过往的经历中,被哈尔滨售货员“不买别碰”“不买问这么多干啥”怼得气冲头顶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还有,哈尔滨男人什么时候学会用这么低的调门说话了?


索菲亚教堂广场上的免费充电屋和志愿者。 本报记者 丁 莹 摄

教堂里,工作人员轻声疏导着游客。一位美女正在弹钢琴,舒缓、悠扬的琴声吸引了每一位走进教堂的游客,驻足聆听、轻声赞美,抬头仰望高高的墙壁和穹顶上的壁画。

哈尔滨人变了。为什么会改变得如此彻底?一位本地人的解读很实在:要生存、发展,要活得更好,观念必须改变。过去,对客人态度好点自己都觉得是低声下气、没尊严,现在懂得了服务的真谛。

索菲亚教堂广场上,有一座小屋吸引了不少游客,有的游客走进小屋拿几个相机、手机专用暖宝宝,有的给相机、手机充电,有的坐下来喝口热水暖和暖和。屋里屋外,几位身穿印有“(李庆长)共产党员服务队”字样红色马甲的工作人员招呼着游客。这是国家电网黑龙江电力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设立的免费充电屋,几位工作人员都是服务队的志愿者。据一位志愿者介绍,这是免费充电屋第一天亮相,将24小时提供服务。哈尔滨供电公司还在冰雪大世界等主要景点设立了移动充电点位。“游客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们。哈尔滨冰雪经济这么火爆,提供更方便的服务,保障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说。

“电老大”的贴心服务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转变观念、协同合作,倾力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面。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在经历了多年迷茫之后,终于初探转型发展的“命门”。

走在零下14摄氏度的哈尔滨街头,感受着这座城市和人的热情,记者心里默默地想,服务还可以再精准一些,比如餐馆菜量太大,可否全市推广半盘菜?中央大街上销售的各种地方特色产品,品类和品牌太集中,可否再丰富一些?要想稳住和长久地把握住这“泼天流量”,需要更多的智慧。一个城市的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辽宁沈阳:品牌产品年货展销会吸引市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开展 ...

  • 云南省曲靖市已成“南菜北运”和粤港 ...

  • 扬帆启征程 奋进新时代——写在山西 ...

  • 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项目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