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要闻 总局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财经 行业扫描 企业风采 质量管理   论坛 政务问答 质检论文 观点PK台
质检 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 通关检验 消费 抽查公告 产品召回 风险预警 视频 质检联播 在线访谈 质量播报
文化 漫画有话 质检生活 热点评论 维权 投诉反馈 执法行动 贸易救济 微博 食品安全 质检百科 质量提升
 
首页 | 视频首页 | 质检联播 | 质量播报 | 质检风采 | 在线访谈 | 投诉现场 | 维权视频 | 企业巡礼 | 其他视频 | 合作机构
 
滚动新闻:
质检总局举行今年第二期质检大讲堂暨党组中心组第四次学习(扩大)活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3-05-13 12:26:17

支树平在主持质检总局学习活动时强调

大兴学习之风  重视创新发展

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应邀主讲

    中国质检网消息  5月10日,质检总局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京举行今年第二期质检大讲堂暨党组中心组第四次学习(扩大)活动,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动态。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主持学习活动并讲话,党组成员杨刚、魏传忠、刘平均、王炜、陈钢、张沁荣出席。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主讲。

    在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中,杨学山从“大数据”的由来和发展、信息技术为大数据开辟了前进道路、大数据是走向信息时代的奠基石、大数据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及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大数据等五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他特别结合“大数据”对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对质检系统如何应用“大数据”加强质量诚信体系、食品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提升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监管水平等工作,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支树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次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他说,这次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讲堂,研究的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全国质检系统从总局党组成员到地方质检两局干部职工,共有3万人参加学习。他指出,“大数据”是一项蕴藏了大量机遇的科技,是一项在质检领域有广阔应用空间的科技,总局举办此次讲座,目的就是让全系统重视学习这项科技,并努力在质检领域运用好。

    就质检系统围绕“大数据”的学习应用,推进质检工作创新发展,支树平代表总局党组提出了3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支树平指出,“大数据”技术是一场革命,质检系统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锐意创新的勇气,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主动认识它,主动掌握它,在打造法制质检、科技质检、和谐质检的过程中,推进数字质检建设。要努力培养收集、组织、管理、利用质检工作相关数据信息的能力,在“大数据”中主动找矿、开矿、炼矿、用矿,更加注意对有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更加注意相关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普及应用,着力把质检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二要高度重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运用。支树平强调,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事物、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质检系统是技术执法部门,在质检工作领域,无论是对质量工作的管理,还是对质检自身的管理,都需要努力鼎故革新,开拓新视野,运用新技术,增强新能力。全系统要举一反三,围绕学习应用“大数据”,大兴学习之风,进一步改进学风作风,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打造学习型团队,打造学习型机关,为中国特色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知识支撑、技术支撑和智能支撑。

    三要高度重视质检工作的创新发展。支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政府,都对质检工作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局党组也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之路。全系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勇于突破,勇于担当。一方面要加强宏观研究,积极吸收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推动质检工作科学发展的好经验、好方法、好技术、好思路,推动中国特色质检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细化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把它们研究好、落实好,同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支树平强调,目前已近年中,各单位要对照工作任务表和时间表,认真梳理工作,看看已经部署的工作,哪些落实了,哪些还要加把劲,哪些根据形势的变化还需要做微调,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机关全体干部、直属挂靠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北京主会场参加学习。各直属检验检疫局,各省、市、区质监局机关干部职工,在各分会场参加了学习。

    (孙霞云/文  吴曼/视频)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39548。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传真至010-84636699-1239,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我要评论  查看评论
本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