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17“两展一节”展览展示圆满落幕

2017-06-19 16:16: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7年6月19日下午,为期4天的“两展一节”展览展示活动落下帷幕。在短短4天里,在北京展览馆及马连道街共开展了5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各项活动精彩纷呈,亮点突出。尊敬的各参展单位,“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 2017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 2017遵义茶文化节”的展览展示活动今日圆满闭幕!据组委会不完全统计:展期内,到北京展览馆及马连道两地参观购物的人数达12万人次;仅北京展览馆到场观众达71616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9783人次,小茶人9379人次;两地共成交项目(含意向成交)达837个;成交金额约7.13亿元,其中,北京展览馆现场成交金额达9630万元。

一是万米展区千家展位,打造全面推广平台。2017“两展一节”北京展览馆展区面积共计2.5万平方米,特装展位占据90%以上,除主办方西城展区、遵义市展区外,又设立了产茶大省展馆,百强企业展馆、重点产茶县展馆、台湾馆、国际馆以及茶具茶席馆等多大展馆,主要来自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四川省、福建省等政府和知名企业参展,吸引了广大茶爱好者前来参观。

二是弘扬“古丝绸之路”茶文化,促进茶产业优化升级。自古以来,茶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载体,此次“两展一节”活动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了茶叶精准扶贫国际合作论坛、全国青少年茶文化教育成果交流研讨会、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等活动,对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使“两展一节”活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未来发展途径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同时,西城区在马连道展区设立北京茶叶博物馆展示了“古丝绸之路”中国茶发展史,讲述了古丝绸之路茶的传播对世界经济建设贡献。在“两展一节”专题推介会上,西城区通过推介北京茶叶博物馆,弘扬茶文化,通过发布并启动马连道茶文化大讲堂,撬动马连道街区品质全面提升,并努力将集茶文化传承、茶产业依托,茶金融服务的多元融合于一体的马连道茶文化大讲堂打造成茶叶界的百家讲坛;通过充分利用北京茶叶交易中心的线上平台和茶产业园,规范茶品质标准,创新茶交易模式,提高茶科技开发,提升茶品牌竞争力,拓展“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茶叶市场交流合作,从而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三是茶事活动精彩纷呈,体验赛事精品荟萃。开展了多年的茶席展、精品茶具展、小茶人逛大茶展、以及外国使节亲历中国茶、“香港未来之星”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茶文化等让“两展一节”活动精彩纷呈;《茶经》公益诵读会、全国青少年茶文化教育成果交流研讨会、茶对话以及北京茶博物馆推介、马连道茶文化大讲堂启动等展现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产茶区政府、大品牌茶叶企业的推介会、各地产茶政府对接会、洽谈会等商业活动体现了组织者的求真务实;全国名优茶评比大赛、世界精品茶叶品鉴大赛(WTTC)、普洱茶品鉴大师赛、“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中国瓷器及紫砂艺术文化沙龙等活动让“两展一节”活动充满看点。

四是拓展活动内容,促进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连续举办外国使节、外国留学生和“香港未来之星”大学生体验中国茶文化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创新茶产业发展新思路,成功举办了斯里兰卡茶慈善拍卖,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国际茶文化、茶贸易交流。同时提升了国际友人对中国茶文化的认知度,进一步提升了“两展一节”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走进马连道体验中国茶,架起了马连道与世界各国、各地区沟通交流的桥梁。

五是以茶为媒,与主办城市深度融合。今年恰逢西城区政府与贵州省遵义市政府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为进一步加强两地交流融合,两地签署了深化友好合作备忘录,遵义市代表团参观了茶叶博物馆、西城区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未来将实现遵义市原生态绿色农副产品的线下展示体验和线上销售,加深两地在金融、科技、商业、茶产业、教育、旅游、干部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西城区旅游委与遵义市旅发委分别推介及发布了两地旅游线路、旅游攻略及“寻茶之旅”旅游定制产品,为茶叶爱好者提供近距离感受茶文化的新途径;在茶叶食品安全合作方面,西城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遵义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签署《进一步加强茶叶类食品安全联动协作备忘录》,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积极努力。

六是“两展一节”影响力不断扩大,茶产区推介踊跃。经过多年努力,“两展一节”活动已经成为国际和国内一流、高规格和影响力巨大的会展活动,四川、贵州、云南、安徽、湖南、福建等全国各地的主要产茶区政府都争相利用这一平台,展示和推介当地的茶产业,越来越多的产茶区政府将新品发布、研讨及论坛活动安排在“两展一节”期间,充分提升了活动在全国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将助力中国茶产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供稿)

(责任编辑: 李素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