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太保:2016战略转型收官之年 业绩呈现质量双飞跃

2017-04-01 14:24:06 上海证券报

3月30日,中国太保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报告。其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专注保险主业,推动和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的发展战略,在本报告期内实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价值的持续提升,诸多业绩亮点可圈可点。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中国太保实施战略转型的收官之年。“质”、“量”齐升的转型成效,已淋漓尽致地呈现在其成绩单中。2016年,中国太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70.14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340.18亿元,同比增长15.1%;集团总资产首次超过万亿、达到1.02万亿元,净利润为120.57亿元。

具体至各子公司,太保寿险2016年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190.41亿元,同比增长56.5%;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为99.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公司财务基础稳健,偿二代下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94%。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公司连续六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首次跻身前300强,位列251位。

集团总资产首次超过万亿

从中国太保的整体发展指标来看,2016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670.14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2340.18亿元,同比增长15.1%;集团总资产首次超过万亿、达到1.02万亿元,净利润为120.57亿元。

在资产管理方面,截至2016年末,中国太保集团管理资产达12353.7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集团内含价值2459.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6%,其中集团有效业务价值1012.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

在服务客户方面,太保集团有效客户数突破1亿,达到1.04亿人,年度增长首次超过千万。

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致股东的信中说到:“2017年,我们即将迎来上市十周年。回顾十年的发展历程,公司专注保险主业:目前已实现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农险和资产管理的全保险牌照布局,各业务板块正在实现共享发展。我们关注客户需求:推动实施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战略转型,围绕三大转型目标,经过18个转型项目的落地推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已内化成中国太保的生命基因,并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

高国富表示,十年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幻,中国太保始终保持定力,固守本源,遵循“保险姓保”的行业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强化、固化。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保险行业市场主体发展模式分化时期,“防风险”、“保险姓保”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中国太保发展理念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更为凸显。上市十年的发展,中国太保已经成长为一家资本雄厚,价值创造、风险管控能力强,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综合性保险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供给侧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保险业既面临着新挑战新要求,也迎来了新机遇。2016年,中国太保将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体验作为转型发展的落脚点,创新保险产品与保险服务供给,推出了更多保额更高、保龄更宽、保障更广、保费更省的产品,并针对不同客群度身定制“更懂你”的精细服务,满足了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保险需求,增强了客户的保障“获得感”。

寿险业务“质、量”双飞跃

在中国太保各业务板块中,太保寿险的转型效果最为明显。在遵循可持续价值增长的发展理念下,太保寿险大力发展业务质量高、可持续增长能力强的个险业务,呈现出“质”“量”齐升局面。

目前,太保寿险的业务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银保业务占比从2010年的54.9%下降至2016年的5.3%,业务规模从482亿元下降至73亿元,下决心去除低价值业务超过400亿元;个险业务占比从2010年的40.2%提升至2016年的84.0%,业务规模从353亿元突破至1154亿元。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推动新业务价值从2011年的67.14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90.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2%。

特别是2016年,太保寿险转型成效更加显著。新保、续期保费均高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3.0%和23.2%;同时业务质量持续优化,退保率也下降2.2个百分点至2.0%。通过转型,太保寿险形成了“大个险”发展格局,公司内生发展动能实现转换,价值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从具体数据来看,2016年,太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190.41亿元,同比增长56.5%,其中,代理人渠道的新业务价值为179.3亿元,同比增长63.9%,占比达到94.1%;新业务价值率32.9%,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另一组关键的数据显示,太保寿险保险业务收入达1373.62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个人客户业务中的代理人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54.10亿元,同比增长33.9%,在总保费中的占比达到84.0%,代理人渠道新保业务收入373.93亿元,同比增长45.5%。

在备受市场关注的人力方面,太保寿险营销员月均人力达到65.3万人,同比增长35.5%,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5084元,同比增长6.4%;营销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健康人力和绩优人力分别首次突破20万人和10万人。

产险加快转型盈利水平持续优化

2016年,太保产险坚持“控品质、强基础、增后劲”的发展方针,始终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剔除劣质业务,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优质客户,去落后产能推动业务盈利水平不断改善,同时提升了优质客户黏度,使得公司发展进中有质。

中国太保年报显示,2016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9.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为61.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在太保的产险业务中,车险业务收入761.77亿元,同比增长1.6%,综合成本率97.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另外,2016年,太保产险的农险保费收入达25.23亿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其中,太保产险全面推广“e农险”新技术,加大指数型产品创新力度,实现农险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66.3%;安信农险积极推进与太保产险融合发展,实现农险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26.1%。

对于未来产险的发展方向,高国富表示:“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非车险专业化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前中后台一体化运作机制,加快农险、中小企业、个人客户等优质业务发展,推动非车险实现承保盈利。

第三方资管业务增长较快

中国太保的年报显示,2016年,集团投资资产实现净投资收益466.07亿元,同比增长17.1%,净投资收益率达到5.4%,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保的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达到2936.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管理费收入8.02亿元,同比增长22.8%。

其中,太保资产的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达1678.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长江养老的第三方投资管理资产达1257.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3%,并成功入选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构。

总的来说,在资产管理领域,中国太保应对复杂投资环境,始终坚持稳健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为应对利率下行、行业市场化改革等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中国太保遵循保险行业发展规律,在业内率先实施资产负债管理改革,建立负债成本约束机制,形成以账户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新模式。通过负债成本约束机制,由负债方(寿险)履行委托人职责,由其实施基于负债特性的大类资产配置与投资人选择,建立并完善以产品为原点的全生命周期资产负债闭环管理模式,而资产方(资产管理公司/长江养老)作为受托人,着力培育和提升持续超越业绩基准的投资能力。

在这一新模式下,中国太保的投资受托契约总体上超越业绩基准,其近三年复合净值增长率大幅超越投资收益率假设。同时,这一机制也增强了控制负债成本的内生动力,从制度上杜绝激进投资,防止公司出现系统性经营风险,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从2011年的13.6%提升至2016年的32.9%,保障了公司价值稳定增长。

2017 年是中国太保新一轮三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专注保险主业,推动和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的发展理念,同时,启动实施“数字太保”战略举措。“数字太保”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战略转型的延续和深化,是“降成本、增效能、补短板、推协同”的实施路径。

高国富进一步表示,未来三年,在新一届董事会带领下,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将积极践行“创新数字体验,优化数字供给,共享数字生态”的使命,持续提升公司价值,更好地回报股东、客户和社会。

(责任编辑: 李素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