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广州: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防控 严防不明来源冻品流入市场

2020-11-04 22:09: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 梁明 通讯员 穗市监)北京新发地、山东青岛均在进口冷链食品或包装物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广东广州的进口冷链食品的风险防控情况又如何呢?

11月4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市、区两级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加大进口冷链食品各个环节的精准监管力度,常态化实行冷库、冷链物流企业等重点场所人员、产品和环境“三强化三覆盖”以及“四必检”(每批必检,每件必检,每环节必检,涉疫产品、环境、接触人员必检)举措,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全批次、全链条防控监管无死角,严防不明来源的进口冷冻肉制品、水产品流入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广州市推广应用“冷库通”和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备案系统,全市494个相关进口冷冻肉制品、水产品市场完成“建码”,上述场所从业人员近7日健康码扫码率100%。累计完成生产加工经营贮存进口冻品的环境、产品和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187765份,其中环境62634份,产品74626份,从业人员50505人份,结果均为阴性。

创立驻点模式,织密冷链食品防控防线

8月中旬,经市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充分调研,在市商务部门摸查全市进口冻品的进货渠道、进口量、冷库分布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在进出货量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番禺区大罗塘,荔湾区广弘、海新,黄埔区万维、力量,南沙区合捷、绿成等大型冷库集散地区以及荔湾区黄沙水产批发市场派驻园区驻点团队,其余区域设置片区驻点团队,在仓储环节织密织牢进口冷链食品防控的防线。


(黄埔区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在鱼珠街荔香市场组织对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

“冷库、冷链物流企业集中地,由市、区两级多部门联合第三方检测和消杀机构组建团队,实施驻点核酸检测和消杀;分布较散、规模较小的冷库,则实施片区驻点模式。”据广州市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两种驻点模式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冷库、冷链企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所有驻点团队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要求,充分发挥部门主管和属地监管责任,强化对冷库、冷链物流企业指导和监督,督促严格按照冷冻冷藏肉品和冷链物流环节疫情防控工作指引要求,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个人防护,加强清洁消毒等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措施,防范化解输入疫情防控风险隐患。


(第三方消杀公司人员深入番禺区大罗塘冷库对进口冻品进行入库前的消杀。)

强化“四必检”举措,核酸检测全覆盖

记者了解到,为有效防范由被污染的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输入发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的潜在风险,广州市坚持做到“三强化三覆盖”:持续强化冷库、冷链物流企业直接接触人员、产品和环境核酸监测每周全覆盖,其他农贸市场、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等经营类似产品的人员、产品和环境在原有常态化防控基础上加倍监测;持续强化落实市场环境每日清洁通风消毒全覆盖,做好冷链物流企业车辆清洁消毒;以及持续强化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进一步加强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核酸检测工作,明确进口、运输、仓储、生产加工、销售、餐饮等六个环节落实核酸检测“四必检”具体要求。同时,全面规范进口冻品在仓储环节“预约入库、采样消杀、入库贮存、核酸检测、凭证出库”流程,对入库进口冷冻产品实施批批检、件件检(采取混采混检)、件件消毒,凭核酸检测报告和消杀证明放行出库。截至10月30日,累计检测相关进口冷冻食品578.9万件(涉及5.2万批次),切实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加大打击力度,严查无合法来源进口冻品

为强化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各区商务、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开展“查人员、查产品、查环境、查系统、查制度”的“五查”行动,督促指导从事冻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冷库备案,推广应用冷藏冷冻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完善产品入库、出库台账,建立食品安全全流程全批次全链条闭环监管体系,确保每批、每件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


(番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大罗塘冷冻市场对进口冻品开展日常巡查。)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市储存进口冷冻食品的冷库上报率已100%覆盖,已登录系统冷库867个,上报入库单数13618条,出库单数21513条。

同时,严厉打击各类从事无合法来源进口冻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据介绍,2020年以来,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经营无合法来源进口冻品(未经检验检疫)案件24宗,查获冻品375.06吨。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上海虹桥自贸城进口化妆品直销中心正 ...

  • 贵州省龙里县贵州快递物流园内一派繁 ...

  •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 ...

  • 谁在推动“颜值经济”的中国速度

  • 食品安全漫画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