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保市场主体,江苏扬州打出“四套”组合拳

2020-10-12 16:22:41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在恢复,其中一个重要体现是市场主体数量的变化。自4月以来,江苏扬州市场主体增量恢复上升趋势,三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6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8%。截至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数量达55.1万户。

近期,扬州市市场监管局正在全市开展“保存量、促增量、提质量、扩容量”百日行动,深入了解市场主体现阶段困难和问题,全面评估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持续帮扶全市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降转升

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227户

据最新数据显示:9月,扬州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813户,同比增长7.00%,环比增长22.32%。其中,新登记企业2277户,环比增长12.50%;新登记个体工商户4530户,环比增长28.07%。扬州全市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227户,其中企业76户。

从今年监测数据来看,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降幅比较明显。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及复工复产政策的实施,从4月份起,市场主体增量恢复上升趋势,二季度扬州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3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76%。三季度扬州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6万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38%。

由降转升,市场活力划出一道上扬线。截至9月底,扬州全市实有市场主体55.1万户,较上年底增长3.84%。其中各类企业17.73万户、个体工商户37.0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431户。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增幅明显。数据显示:上半年,新登记第一产业417户,同比增长16.48%;第二产业6562户,同比增长14.00%;第三产业24371户,同比下降7.61%。在第二产业中,与防疫防控密切相关的熔喷布、医用口罩等产品生产发展势头强劲,新登记医疗器械制造业318户,同比增长715.38%;新登记医药制造业及其从属企业31户,同比增长287.50%。

促增量

企业开办用时压缩至1天

“一天就能领证开公司,速度太快了!”9月27日,江苏沃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常先志登录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点点手指、人脸识别、线上认证,1天时间就完成了公司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社保事项办理5个环节,公章刻制、证件送达等费用统一由政府“买单”,实现了企业开办零费用。

促增量,就是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促进市场主体“快生多生”,以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对冲疫情影响。今年6月,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政务办、公安、税务、人社、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制订、出台《扬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将企业开办所有环节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超过全省平均用时2.12天。7月,制定《扬州市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任务清单》,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落细。

“为既防控疫情,又促进复工复产复市,我们积极召开银行、税务部门专题推进会,排查网办流程中的堵点,建立工作微信群,强化多部门多系统协调配合,实现开办企业用时压缩至1天,激发市场活力。”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9月,该局又进一步扩大“多证合一”范围,将“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与工商登记同步申请办理,实现了企业开办六个环节“一网通办”。

强动力

助企提“质”添“智”亮品牌

保市场主体是“六保”的重要一环。可以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道命题如何答准、答好?

保存量,就是要认真落实应对疫情助企纾困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市场主体能够“活下去”,“留住青山、赢得未来”;提质量,就是坚定不移推进质量提升、标准引领、知识产权强市等工作,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扩容量,就是营造宽松包容的创业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拓展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空间。

从纾困角度来看,既要解决融资难题,又要降低企业负担,帮助企业轻装前行。1-8月,扬州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0805万元,同比增长217.79%,质押融资项目12件,同比增长9.09%,减免中小企业委托检验检测费、部分特种设备检验费570.64万元等。

下一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将以 “保存量、促增量、提质量、扩容量”百日行动为契机,开展大调研、大走访,为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问诊把脉”,研究制订针对性强、好使管用的措施,继续为市场主体谋出路、解难题、强发展。(供稿:江苏省扬州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深圳市以“先行示范区”为动力谱写“ ...

  •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建 ...

  • 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行 ...

  • 北京市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的 ...

  • 传统的“油面村”——江西省新余市高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