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地方动态>>

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全国推行集装箱货物检疫处理前置模式

2017-05-02 14:34: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春风绿海西

厦门自贸片区率先全国推行集装箱货物检疫处理前置模式

  春风绿海西,改革正当时。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挂牌两周年前夕,厦门检验检疫局再出“重磅”利好——率先全国推行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模式。

  千万别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流程再造”。为了这个小小的“前置”,厦门检验检疫局酝酿了整整两年;政策的出台,惠及厦门口岸数百万的进境集装箱。

  领异标新二月花

  厦门,东南沿海重要枢纽大港。2016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960万标箱,位居中国第八。

  集装箱货轮的往来,带来了贸易的繁荣,却也潜藏着疫情疫病在国际间传播的风险。为此,检验检疫部门就要对来自人类传染病疫区和动物传染病疫区的入境集装箱货物实施消毒、除鼠、除虫等措施,这些措施就称作“集装箱货物检疫处理”。

  如果港口要发展,进出境集装箱量势必增加,按原有检疫流程进行处理,将难以满足贸易便利化的要求。

  “有没有更好的口岸检疫监管模式?能否在有效拦截国外传染病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通关速度?”厦门检验检疫局党组抛出命题。

  改革,就是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自贸区改革更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厦门检验检疫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领导牵头,相关处室、分支局业务骨干组成的“攻坚”小组,深入电子口岸公司、港口运营企业、船舶代理企业调研,积极听取各方对检疫处理工作的建议和需求。

  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经过半年的不懈努力,“攻坚”小组“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检疫处理前置模式浮出水面。这一新模式,改变了以往集装箱货物报检后进行检疫处理的方式,检验检疫部门在船舶靠岸之前就通过船舶代理提供的舱单信息筛选出需做检疫处理的集装箱,并在卸船的第一时间将这些集装箱运送到检疫处理区,实现检疫处理的零等待、全覆盖。

  只待新雷第一声

  然而,要实现“前置”,就必需确保舱单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事实上,全国多个口岸曾构想过“检疫处理前置”模式,但始终受阻于无法获得完成的舱单信息。为此,“攻坚”小组多方协调,对舱单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保障港口信息系统、装卸作业流程、检疫处理场地等满足检疫处理的要求。

  为了应对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厦门检验检疫局事前召开多场宣贯会,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告知企业,增进理解,消除误解。建立电子口岸、港口运营企业、船舶代理企业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四方联络机制,对实际运行当中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打消企业对新模式的顾虑。

  正所谓“万紫千红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经过努力,今年3月15日起,厦门检验检疫局在厦门口岸全面推行口岸检疫处理前置模式。

  3月17日上午,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小陈像往常一样前往检疫处理公司,为前天晚上抵达厦门海天码头的集装箱货物联系检疫处理。他惊喜地发现,该批集装箱已于昨天上午进行检疫处理,目前他只需要在网上对货物进行电子申报,如果无需查验的话,他的集装箱货物马上就可以放行了。

  “真是没想到,检疫处理太快了”,小陈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通关时间至少比过去快了整整一天,码头的吊箱移箱费用也节省下来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口岸检疫前置模式”不仅被列入厦门自贸区42项全国首创的举措之一,而且如“春风送暖”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厦门友达光电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受惠者。“每个集装箱少了操作费用60元,速度比原来至少快了一天,这些还是保守的估计,还不算上滞箱费、堆存费等物流费用”,公司运务部的温经理高兴地告诉记者,短短一个月,友达光电就有155个集装箱享受到该红利。

  用数据说话铿锵有力,截至4月26日,厦门口岸共有14687个需做检疫处理的集装箱受惠。按照平均每个集装箱通关时间缩短至少一个工作日,减少一次码头的吊箱移箱作业计算,共为企业节约费用近百万元,节省通关时间近1.5万天,大大有利于外贸企业的提速增效。

  新模式还为港口发展带来了明显优势。港口运营企业可以主动根据舱单信息,对集装箱是否需作检疫处理进行提前判定,从而合理安排运力,提高作业效率80%,大大增强了港口的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新模式也让检验检疫部门更好地掌握信息,实现了对需作检疫处理的集装箱货物的100%监管全覆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两年来,厦门检验检疫局深耕试验田,勇当先行者,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改革举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供复制的成功经验。正因为这样,厦门营商环境的评估成绩,从2015年自贸区建设之前的全球第61位,直线上升至第40位。(李玮)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