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总局动态>>总局动态>>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实施“满月” 我国出口产品获进口方近3亿美元关税红包

2016-01-28 17:37: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5年12月20日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实施以来,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的进出口贸易日趋活跃,同时原产地签证也呈现日益火爆的景象。实施首月,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和中国贸促会及其地方分会共签发中韩自贸区原产地证书4.07万份,签证金额44.39亿美元;签发中澳证书5.63万份,签证金额21.44亿美元,预计可为我国1861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享受韩国和澳大利亚关税减免约2.84亿美元,实现首月“开门红”。

   自由贸易协定主要目标是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其主要内容是关税减让,而原产地签证则是重要实施手段。其中区域优惠产地证是订有区域性优惠贸易协定(自贸协定)的成员国之间享受关税减免优惠的凭证,国外客户凭区域优惠原产地证通关,可享受其国家在协定中对我国产品承诺的降税优惠,部分商品甚至是零关税,通过减少客户关税支出,可以有效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客户、开拓自贸区市场。因此,区域优惠原产地证在国际上常常被称为“纸黄金”,成为进入自贸协定国家市场的“金钥匙”、“通行证”。

   “凭这份中韩自贸协定原产地证,我们每批货均享受了零关税优惠。为此,韩国客户正在考虑逐渐增加订单。”宁波德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洪小姐欣喜地说。该公司是一家专业出口医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剂的外贸企业,韩国市场占据企业国外市场出口额的80%左右,开签一个月以来,该公司共申请签发了33份中韩产地证书,签证金额84.6万美元,通过申领优惠原产地证书,预计为该企业出口韩国产品减免关税近5.5万美元。

   当前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迄今我国签署并实施的自贸(FTA)协定已达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为服务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积极主动融入外贸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中国商品和产能装备“走出去”,推动我国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作为我国原产地签证管理部门,2015年11月26日质检总局与中国贸促会签署《关于加强原产地签证工作服务“走出去”战略合作备忘录》,有效加强我国原产地签证业务管理力度,同时双方明确将以原产地合作为基础,在经贸摩擦应对、行政执法协助等方面深化合作,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运用优惠政策的能力水平。

   为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自贸协定政策红利,让企业对出口产品的原产地判定政策、降税进程和减免幅度“心中有数”,质检总局以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实施为契机,部署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加强自贸协定政策宣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培训班、重点企业上门服务、设计发放原产地签证与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系列宣传海报等形式,生动形象宣传自贸区战略。2015年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共对出口企业、地方政府举办原产地专题宣贯1772场次,培训人员3万余人,在新闻媒体发布原产地信息1200余份。

   “关于中澳自贸协定生效的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不过我们原本认为只有完全国产的出口产品才能办理原产地证,现在才明白像我们这种含有部分进口成分的产品也能办理啊!”宁波某文具公司外贸业务部经理王平高兴地说。该公司长期向澳大利亚大量出口塑料制文件袋,在参加完宁波检验检疫局的政策宣讲会后,及时函电国外客户落实有关原产地证事宜,有效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加强政策宣贯的同时,近年来质检总局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原产地签证工作的简政放权和制度创新,强化事后监管,先后出台原产地证简化备案、扩大申请人范围、全国一体化签证等11项改革措施,试点并推广原产地备案和对外贸易备案的“两证合一”,以山东、宁夏为例,“两证合一”后,人员、交通、耗材使用支出至少节约800万元,压缩时间成本近10万个工作日。全面取消中韩、中澳原产地证书各项收费,按照2015年的对韩对澳的贸易数据计算,至少能为企业减负1200万元。

   下步,质检总局将全面履行原产地签证管理职责,不断提高政府效能,确保改革措施落地,按照自贸区战略部署,继续积极参与在谈的自由协定谈判,重点做好中韩、中澳等自贸协定出口实施工作,解决实施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协定的出口实施水平,服务中国商品和中国装备“走出去”。(王廷者贾海亭)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