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计量管理>>

中国计量:把脉国计民生 打造提高质量效益压舱石

2015-11-06 11:12: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官网获悉,2015年亚太计量规划组织全体大会正在北京召开,关于计量的话题再次引发关注。近日,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副司长张益群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段宇宁做客“中经在线访谈”,就我国计量工作的现状、未来发展,以及计量工作对“中国制造 2025”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影响发表了看法。

   张益群认为,计量工作在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产品测试服务,另一方面,高水平的计量服务可以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减少技术性壁垒。

   段宇宁则表示,我国目前共有1224项校准测量能力被全球认可,一批前沿的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计量工作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我们一以贯之地致力于打造提高质量效益的压舱石。未来,在冲击国际计量前沿领域的研究、占领国际计量前沿等等方面使中国计量有话语权和决策权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坚持创新发展 计量要先行

   张益群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谈到,刚刚闭幕的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发展,以创新引领国家发展,产业要向中高端发展,尤其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要引领全面创新,同时也提出了对《中国的制造2025》以及工业强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这些方面都需要中国计量强大支撑。

   张益群解释说,计量是创新的基础。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聂荣臻元帅也提到,“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科学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没有计量寸步难行。这就说明了计量对科技的基础作用,这也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总结,非常有典型意义。

    计量像空气无处不在 与生活息息相关

   张益群在谈到计量工作的重要性时表示:“计量像空气一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计量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基石,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科技的基础,也是我工业产业化的一个基础。”

   张益群举例说:“比如我们天天谈到的PM2.5,这个数据怎么来的?这个仪器是不是准确,那么这些数据跟我们大家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又比如在医疗方面,我们经常到医院去,有一些CT机、B超、X光机,它都有一些辐射,这些辐射如果你计量不准的话,多了会对人造成伤害,那么少了呢,可能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段宇宁也表示,计量实际上跟老百姓最直接的关系是涉及到公平贸易,“比如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接触到的,到超市到市场去买东西,短斤缺两会找公平称,那公平称是什么?一定是个公平贸易的工具,那公平称为什么会有公平的份量呢?那么它是来自整个计量体系的保证。还有家里头的水表、电表,那我们就会按这个水表、电表的数,去交我们消耗的水费电费,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按着那个表数呢,那个表数为什么是准的呢,那就是计量在后面做的支撑。所以计量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自己没意识到它,就像空气一样。”

    计量发展规划出台两年 着力打造提高质量效益的压舱石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2013年3月2号,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以下简称规划),据张益群介绍,出台计量规划的目标是使计量工作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使能力建设,法制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上,有更大提高,能够使我们在前沿的科学研究,以及应用型的这种科学研究上,有大的突破,提升计量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以后,各地各省,都相应出台了当地的计量发展规划。也使全国对计量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上都有明确的目标,政府也加大了相关投入。

   张益群还介绍称,我国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不断地发展计量,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计量体系。首先是成立从国家计量院到七个大区中心,以及各省市计量院的几级计量技术机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量技术保障体系。对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秩序等等,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另外,1985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计量法》,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这部法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后,从《计量法》到相关的法规,再到一些规章制度,我国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计量领域的法律体系。这也使促进科学计量,工业计量,法制计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和支撑,同时也建立了量传体系,量传溯源的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工业化的发展,我国逐渐成为工业大国。对于计量的标准需求也是越来越多。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有183项国家级的计量基准,同时还有45000多项计量标准,作为对工业计量期间的量传播标准,基本上满足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对计量的需求。

   据段宇宁介绍,从计量能力水平上讲,我国现在已经有一批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我国的校准服务能力已经被各国认可,“我们在国际计量组织下有一个互认协议,在这个协议下,我们一共有1224项校准测量能力被全球认可,在世界上排第四位,亚洲第一位。”说到此,段宇宁非常自豪。

    增加国际话语权和决策权是中国计量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展望我国计量工作的未来发展时,段宇宁首先提出了目前计量领域面临的一种重大挑战:“我们首先面临着单位制重新定义的挑战,这对整个的国际计量体系来讲,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由于这种变化,会给我们原有的传递体系,计量体系的构架造成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的单中心变成多中心了。”

   他举例说,“原来我们的量值,需要溯源到国际计量局,比如说我们的一米和一千克,都是在那有一个老祖宗,都从那传出来,然后再传到国内各个地方。而单位制重新定义以后,就实现了用一个物理常数来定义。就不再需要再到国际计量局去了。国际计量局,就是原来的唯一的尖被去掉后,就会产生多个小尖,也就是有能力采用物理常数定义单位的国家计量院,而其中能力强的国家计量院就会成为区域的龙头老大。”

   段宇宁进一步解释说:“面对这种挑战,如果中国计量科学院不占领最高层的这样一个点的话,那么整个国家的量值都可能要溯源到其他的国家,这样国家的安全性就面临着问题。所以我们第一要,冲击这些前沿的研究,要在最高端占领计量前沿,使得我们中国计量有话语权有决策权,成为区域中心的一个。第二,就是我们要在国内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通过新的技术,来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计量服务,只有这样站在更高的位置,站在顺应时代潮流的位置,这样的一个方向,我们才能够在这场竞争中抓住机遇。”段宇宁说。

    助推《中国制造201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张益群对此认为,计量工作在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谈到计量工作对《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战略的作用时,张益群表示,“计量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指出,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从设计到产品试验,从生产到产品检验,都离不开测量,都需要测量的数据做支撑。而跟国外相比,测试方面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短板,所以我国整个工业水平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

   另外,我国一些高精尖的设备,有大约80%都是从国外进口,这些设备有的还需要拿到国外来检测,这说明我们在测量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张益群呼吁,我国的计量技术机构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国制造 2025》等国家战略中来,结合我国新兴产业,新材料,新技术,新的高端设备的发展,争取能为其提供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服务。同时也要了解企业在计量方面的需求,遇到的问题,尤其在创新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张益群同时指出,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国家大量的产业或者企业都要“走出去”,而在这一过程,难免会有计量水平薄弱,不能满足整个产业的测量需求和量值传递需求,这就需要计量服务也得“走出去”,来发挥作用。

   张益群认为,计量服务可以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增加贸易双方的互信。“如果你计量不准或计量水平低于别的国家,可能在贸易当中就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无法突破对方设置的贸易技术壁垒,影响贸易的发展。”

   另外,提升我们的计量水平,不仅能够加大我国在国际组织当中的话语权,提高国际影响力。还可以此来帮助各个国家提升计量水平,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建立双边的合作关系。

   张益群介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已经在新疆成立了中亚中心,在广西成立了东盟计量中心还有其它的一些省级计量技术机构也在积极推进,像云南,就把计量中心建到老挝、柬埔寨,为当地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提供计量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