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物品编码>>

全球统一编码助力汽车维修业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

2014-11-12 11:30:34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全球统一编码

助力汽车维修业构建现代市场服务体系

    【本刊讯】10月10日,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承办的“变革、战略、发展——构建中国维修业新格局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孙守仁、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张琳、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魏同伟、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秘书长谢颖等出席会议;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10部委相关领导、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的资深专家和知名学者,汽车、保险等相关行业国内外知名机构高层专业人士,以及配件主要生产、流通、维修企业代表3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张京伟主持。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大简政放权,加强市场监管,努力创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的政策措施,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财税、价格、劳动和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为机动车维修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促使维修市场开放度更高、包容性更强、竞争更加充分,对我国维修业乃至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孙守仁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张琳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会长孙守仁致欢迎词。他强调,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汽车配件电商、线上线下互动式维修服务、远程诊断服务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为配件流通和维修经营模式的创新、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今年以来,汽车市场改革明显提速,发改委、工商总局等部门针对汽车销售、售后密集出台政策,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触及之深,为近年来所少有,引起了社会及国内外汽车厂商的高度关注。

   在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指引下,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维修业现代市场服务体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积极推广统一配件编码与标识技术是该服务体系建立的首要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秘书长谢颖在会上指出,当前汽车后市场缺乏标准,给行业带来各种问题,施行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技术,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发展迫在眉睫。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联合业界研究了汽车维修、流通企业的编码规则;汽车配件产品编码规则;维修行业的编码方案。

   全球统一的编码与标识,是企业及产品的唯一“身份证”,在全球贸易与信息交换、共享中的唯一辨识依据。采用唯一编码与标识的自动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增强供应链的管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为配件产品质量追溯、品牌化发展、维修企业服务质量评价与维修质量责任界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与投诉受理、保险理赔、金融服务、政府监管、云平台服务等提供标准化数据依据。

   研讨会在宣传、解析、领会国家新政策的同时,与会嘉宾围绕当前汽车维修行业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态势和未来一段时间维修行业的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维修配件统一编码、第三方认证、创建放心行业品牌、配件电商以及配件打假保优等热点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并与各界代表广泛交流。特别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山东分中心钱恒从“行业标准化是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抓手”角度阐述了统一编码的重要性,引起了代表们的高度重视。

   最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党委书记张琳对研讨会作了总结。他强调,汽车维修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落实《指导意见》,关系到几十万家企业和数亿消费者的利益,关系到行业的升级和发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将按照李克强总理在中国质量大会上提出的“坚持标准引领”的指示精神,发挥好统一管理我国物品编码的职能作用,努力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配合,加快行业法规建设,建立汽车维修行业的标准化体系;特别是在配件生产、维修企业、流通企业的统一编码与标识,汽配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与可追溯,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发挥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会员系统集成的优势,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及产业一起,共筑中国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据了解,主办方还将陆续在广州、武汉、上海、杭州、信阳、成都、济南、沈阳、长春、哈尔滨、昆明、西安举行同类研讨会,继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加快进行汽修行业编码体系试点工作的开展,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

    (殷秀凯)(《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2014年第5期 http://www.aidchina.com.cn/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