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物品编码>>

Ecode编码: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落地

2014-03-18 10:01: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Ecode编码: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落地

   ——访复旦大学Auto-ID实验室副主任王俊宇

    本刊记者郑昱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智能化传感、传输、处理技术,可提高食品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到用户查验全过程中的监管与识别力度。

   物联网让物品和服务功能都发生了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给使用者带来进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物联网将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重组,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王俊宇,博士,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研究员,复旦大学Auto-ID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射频识别安全方案,物联网体系架构,物联网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的应用。作为课题负责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农业物联网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研究”(子课题负责人,863主题项目),“无线植入式酶传感器信息处理SoC的研究与开发”(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浦江人才”基金),“超高频RFID多标签防冲突和多读写器防冲撞技术的研究”(课题负责人,863),“面向物流的RFID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药品安全追溯管理射频识别技术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科技部支撑计划),“电子标签及阅读器芯片设计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副组长,863),“电子标签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电子标签芯片开发”(上海市科委SDC课题)等。

   “863主题项目‘农业物联网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采用Ecode编码体系建成了果蔬、畜禽等多种农产品的验证性应用,通过记录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实现了农产品品质安全全程监控和追溯体系。这些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为下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复旦大学Auto-ID实验室副主任、“农业物联网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王俊宇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以下是王俊宇与本刊记者的访谈录。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如何理解Ecode编码技术?如何看待Ecode编码技术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复旦大学Auto-ID实验室副主任王俊宇(以下简称王俊宇):“物联网”最早于十九世纪末由MIT的SanjaySarma教授和KevinAshton等人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将包含唯一编码(产品电子代码,EPC)的低成本的标识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物联网”发展至今,其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EPC编码并未被全球完全采用,但是编码序列化(serialization)的思想已为工业界广泛接受;即物品首先要有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并且可以通过这个唯一标识来获取物品的相关信息。物品的唯一编码是物联网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传统因素和行业特征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编码体系,例如UID编码、EPC编码、OID编码、Handle编码等。

   Ecode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持研究的一套物联网统一实体编码,包含版本、编码体系标识NSI、主体代码以及可选的扩展应用标识,具有编码简单、信息冗余量低等特点。Ecode符合唯一性原则,即编码对象与编码一一对应,并且可通过版本、编码体系标识的结构组合来兼容不同的编码标识规范。其中,Ecode编码在农业物联网中,采用Ecode-V2,并用NSI确定主体代码的类型和结构,主体代码类型包括农产品追溯代码,农产品物流追溯代码,农产品物联网位置码。另外,可以根据扩展需求,包含更多扩展信息,例如农产品追溯过程中的重量、金额、称重时间等。

   记者:复旦大学在实际推行Ecode编码技术过程中收获了哪些经验和成果?又遇到哪些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的?

   王俊宇:复旦大学在国家863主题项目“农业物联网与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研究”中应用了Ecode编码体系,从企业注册、Ecode编码申请、分配管理最后到打印标签等一系列业务操作,探索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项目团队对自动数据采集(DataCapture)、解析发现服务(NS,DS)、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iotIS)进行相关研究,开发了支持Ecode的 ICT工具。用户可以通过 ICT工具输入种植环节的农事记录、采收环节的批次信息等。Ecode编码灵活,占用位数少,方便了开发和使用,例如在一个用于家禽生产管理的高频RFID脚环上Ecode编码只占用RFID标签中的一个分区。终端消费者可以用查询机或者智能手机扫描带有Ecode的二维码标签,以获取农产品的原产地信息和质量安全信息等。

   Ecode编码应用在农业物联网中,可以对物品进行唯一身份标识,但在编码技术的背后,还需要一套解析机制,才能够真正的实现物品的信息共享。在这方面,复旦大学通过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合作实现了编码的解析,从而解决了物品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查询和信息共享问题。目前,Ecode农业物联网追溯编码主要应用在不涉及进出口的农产品上。

   记者:您所负责的“农业物联网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项目进展如何?有哪些收获?对实现食品安全追溯,该项目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俊宇:目前,项目在各个课题组的相互积极配合下,各项工作进展很顺利,相关技术已在黄河三角洲、江苏无锡、浙江嘉兴等地建立了应用示范。该项目建成了果蔬、畜禽等30多种农产品的验证性应用,通过记录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信息,实现了农产品品质安全全程监控和追溯体系。这些科研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为下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农业物联网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研究”项目基于开环的网络数据库,采用了Ecode标识体系,并由CNNIC提供根解析服务,建立的是一个面向全国的开放的、标准化的、数据可信的应用服务支撑平台,可以为企业用户、流通业者、监管者和消费者提供各种应用服务。项目组设计开发了《我的麦田》《我的大棚》《召回助手》《我的物流》《检验报告推送》等手机APP。消费者通过手机即可查询产品的质量安全相关信息,产品生产各环节信息公开、透明;流通业者通过手机,可以实时车辆定位,并监控运输过程中车辆环境,从而在发生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监管者也可以利用平台上的监管软件,一旦发现问题,根据溯源信息对食品进行快速有效的控制和召回。

   传统模式中,消费者只能通过产品的包装盒或商标了解生产企业基本信息,信息的可信度难保证,且不能获取供应链的全程信息,流通成本也很高。该项目建立了消费者与农产品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实现了信息的透明化,通过应用系统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另外,通过云计算和数据处理相关技术,提高企业智能信息化的水平,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优化供应链流程。❋《中国自识别技术》2014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