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总局动态>>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布厅>>

王新:完善检验监管体系 履行把关服务职能

2011-01-17 12:31:27 中国质量新闻网

完善检验监管体系 履行把关服务职能

——检验监管司王新司长 2011-01-12

检验监管司王新司长介绍“十一五”期间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这里是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布厅。欢迎各位出席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的王新司长向大家介绍“十一五”期间检验监管的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现在请王新司长先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检验监管司的工作情况。

   【王新】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欢迎诸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十一五”期间检验监管司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共检验检疫进出口工业产品6750万批次,货值4万亿美元,批次和货值平均分别占全国进出境检验检疫业务量的86%和90%,进出口工业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检验监管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制度,创新检验监管机制,优化进出口贸易环境,推动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在把关、服务和职能保障三个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第一个大的方面,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执法把关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一是加大对消费者关注度高、敏感性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贸易欺诈行为,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和能源安全。五年来,共发布进口废物原料、矿产品、机电产品、消费品等警示通报140余份。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召回进口汽车152起,约占我国召回总次数的60%,召回进口汽车约35万辆,约占我国进口汽车保有量的11%。为防止国外以捐赠为名向我国转移不合格医疗器械,甚至医疗垃圾,对捐赠医疗器械实施机构登记和产品备案,截止目前,已登记24家机构和备案43批产品。构建了以“一令二细则一通知一目录”为基础的进口废物原料检验监督管理体系,加强了到货检验检疫及风险预警等后续监管工作,有效遏制了不合格进口废物原料的入境,环保不合格批次率由2004年0.52%降至了2009年的0.11%,不合格批次率下降达80%。

   第二个大方面,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积极服务国家产业政策,参与宏观战略调控,严格禁止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旧成套设备的进口,严格限制用于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的机电设备的进口,加强对进口用能产品能效标识的入境验证。主动实施战略资源类商品进出口调控,在进口原油、矿产品、棉花、有色金属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宗资源性商品的进口把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服务国家大型项目建设,立足把关服务职能,主动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在中哈管输原油项目、青藏铁路项目、中海石化项目、中缅石油项目、海南和福建炼化工程建设、京唐港建设等党和国家、人民关注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措施。密切追踪主要国家和地区技术贸易措施的变化,积极构建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在应对欧盟电子电器两项指令(RoHS指令、WEEE指令)、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UP指令)、欧盟化学品新法规(REACH法规)、新玩具安全指令、美国消费品法案、日本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检修和标示制度等国外技术壁垒、构筑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积极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合作机制,坚持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和社会监督的原则,发挥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作用。

   第三个大方面,夯实基础,检验监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不断创新专业人才机制,加速业务专家和学术技术骨干培养,已成立由各直属局骨干人员组成的各类专家组50余个,基本覆盖了进出口重点商品、重要工作,建立了一支充满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专家队伍。

   二是加强了检测能力建设。积极完善检测实验室规划布局和专业检测网络建设,加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力度,构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进出口商品检测实验室体系。

   三是建立完善进出口重点商品的质量分析上报和汇编制度、评估制度、对外通报制度,覆盖商品范围由2001年的10类商品增至2010年的40类进出口重点商品、8项重点领域的工作。质量分析工作作用越来越突出,成效越来越明显,为总局指导检验监管工作、为各级检验检疫机构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检验监管工作提供了依据。

   四是提高了电子信息化监管水平。五年来研发应用了进口废物原料、进境集装箱、进口旧机电等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建立了中欧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CHINA),检验监管工作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王新】以上就是我今天发布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新司长!下面开始提问,提问的时候报一下您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国门时报记者】王新司长下午好,我是《中国国门时报》的记者。“十一五”期间进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工作成效明显,请问在完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新】一是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五年来,在修订《进出口商检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先后制订发布了《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进出口玩具检验监督管理办法》等25个部门规章,下发各类业务规范性文件300余个。特别是新《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的发布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批批检验的传统监管方式,建立了以“企业分类+产品风险分级”为基础的检验监管新模式,适应了我国外贸发展不平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差异大的现况,实现了对出口工业产品的科学、高效、严密监管。实施一年来,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广大出口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充分肯定。

   二是检验监管理念不断革新。检验监管重心逐步从一般的品质项目向安全、卫生、健康、环保及防欺诈项目转移;检验监管的对象逐步由具体的商品向企业转移;检验监管的方式逐步由微观向宏观、由直接到间接转变。分类管理、诚信评价、风险分析、电子监管等已渗透到检验监管的各个方面。

   【中国检验检疫杂志记者】我是《中国检验检疫杂志》的记者。当前,我国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十分复杂,在改善和优化对外贸易环境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王新】一是与我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建立了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领域内的合作机制。截止目前我们已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非洲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检验监管合作机制。2006年与欧盟建立了中欧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CHINA)和食品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CHINA),2007年至2010年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建立了消费品召回案例核查机制,与日本建立了不合格案例通报调查机制,为理性、科学、公正地处理对外贸易中的商品安全质量问题,减少贸易摩擦和壁垒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中欧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已成为国际间产品安全质量合作方面的成功典范。

   二是加强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质检合作。目前已经与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对我国输埃及、埃塞俄比亚、塞拉利昂3个国家出口工业产品开展了装运前检验工作,有力地提升了输非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非贸易额也由2001年的百亿美元发展至现在的千亿美元。

   三是开展针对非洲和中东国家的培训。2006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与商务部联合举办了18期发展中国家检验检疫官员培训班,94个国家的539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和参观考察,使这些国家逐步了解了我国对产品质量控制相关政策、检测能力以及我国市场和生产企业实际质量状况。

   【中国质检网记者】我是《中国质检网》的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性贸易措施层出不穷,请问在应对技术贸易措施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新】一是积极参加WTO通报或提案研究。加强了针对欧盟RoHS指令、WEEE指令及EUP指令的应对工作,大力推进了GHS能力建设,加快GHS标准转化,指导直属局开展化学品鉴别分类工作。探索建立应对REACH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和检测方法国家标准体系,组织推动“中国机电产品技术壁垒研究”,出台“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重大课题”启动方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及时向地方政府和企业通报信息,并举办培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完善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机制。密切关注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修订动态,尤其是涉及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等方面的新措施,及时跟踪、搜集、整理,及时发布预警通报,主动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同时继续做好企业技术贸易壁垒损害调查工作,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巩固和提升质检多边合作关系,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非洲等国家和组织,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性的合作与交流,以中美机电、中美玩具、中欧机电、中欧玩具、中欧化学品等工作组为平台,继续深入开展多方面国际合作,建立完善消费品安全磋商合作机制,以减少贸易摩擦。同时做好与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区谈判的支持工作,扩大国际互认,增进与发展中国家的质检合作,为国家总体经济合作战略服务。

   【中国质量报记者】我是《中国质量报》的记者。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是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王新】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开展“质量提升”活动部署,我司主要做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成功举办“发展中国家技术法规宣讲会”。来自中非共和国等36个发展中国家的使馆官员和质检官员,各直属局、生产商、出口商、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非洲进口商代表共计340余人参加了会议。宣讲会围绕“产品质量,共同责任”这一主题进行交流,不仅增强了参与各方的相互理解和自身的责任感,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出口产品质量负责任的态度。

   二是顺利召开了由总局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欧洲委员会健康与消费品保护总司(DGSANCO)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中美欧消费品安全三方峰会”。来自中、美、欧以及加拿大等国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近300人,围绕“消费品安全,共同的责任”这一主题,共商加强三方消费品安全之策,达成了多项共识,通过了三方联合声明,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支树平局长在会议中提出的“消费品安全问题不仅是利益问题,更是责任问题”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会议成果丰富,受到了外方、系统内及企业代表的高度赞扬。

   三是召开了全国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工作现场会,全面总结了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效,对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提炼、交流和推广,分析并查找了当前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薄弱环节,研究和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四是与监督司共同组织开展了“质量提升服务进万企”活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已对近30000家重点企业提供了培训帮扶服务,开展了千余次专家解读产品质量知识活动,组织了大量的宣传报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下面是最后一个提问。

   【中国品牌杂志记者】我是《中国品牌杂志》的记者。“十二五”时期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王新】“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是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和改革的关键五年。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需要,有效履职、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基于供应链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线的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两个体系)。其中包括以进出口商品分类管理办法为主体,包括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监督管理、出入境商品验证、监督抽查、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风险预警、出口商品国外退货溯源调查、以及国外不合格商品通报、召回案例调查等制度机制(九种制度)在内的一套比较严密的监管体系。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出口商品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和出口重点商品质量分析平台(3个平台)。

   二是促进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推动全社会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促进提高我国进出口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推动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配合国家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国家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支持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重点领域项目进出口;探索产业集聚示范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战略性、资源性商品检验监管,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维护外贸健康发展;加强和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服务国家政治外交,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四是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规划和推动检验监管科研、技术标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加大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研力度,加强科技支撑和创新成果转化;深入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复合型的检验监管人才队伍。

    【王新】谢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王新司长,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