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市场监管>>质量监督>>四川省>>

质量振兴战略再出新举措 德阳提出“一三五系统工程”

2006-07-27 08:14: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量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德阳市政府出台了《德阳市2006——2010年质量兴市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一三五质量系统工程”,提出“十一五”,通过一年、三年、五年时间的系统性努力,使德阳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此举旨在通过加强质量工作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三五质量系统工程”,即德阳市政府《质量兴市实施意见》的“三步曲”:
   2006年到2007年,完善和发挥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扶持名牌产品,同时加强中小企业的标准化、计量、认证等质量技术基础;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法行为,确保市内不出现量大、面广、区域性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无证生产销售国家实施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  
   到2008年,企业普遍树立以质取胜生产经营理念;健全质量监控长效机制,使其更加完善和有效运转;加快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基本消灭无标生产,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全国水平。  
   到2010年,建立基本满足德阳市场需求的检验检测体系,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有效发挥作用,全面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消灭无标生产,重点服务窗口企业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标准,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标,消除行业性、区域性制假现象,质量认证企业达到1546家,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7个、国家免检产品6—7个、省名牌产品保有量达60个以上,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整体质量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的生命线。德阳提出“三个结合”的要求,即“质量兴市”与落实各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责任制和打假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的,采取设立“质量兴市贡献奖”、“创名牌(免检)产品奖”和“质量管理先进奖”,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名牌产品的德阳企业给予5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对首次获得国家免检产品、四川著名商标等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同时实行“一票否决”、质量问题严重的企业主要负责人5年内不准再担任企业法人,责任企业“黄牌警告”、“红牌退出”等措施来强化质量工作。

   质量兴市活动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项有重大影响力的质量振兴创举,市委书记、市长方小方认为,德阳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和质量兴市工作,坚持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其着眼点就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走效益型、可持续发展的路子。面向“十一五”发展实施的《“质量兴市”实施意见》,凸显了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理念,这是一项立足长远、筹划未来的明智之举。借质量振兴东风,扬经济腾飞之帆。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德阳实施“质量振兴”计划以来,德阳质监局发挥了主力军的角色作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决支持和社会各方的大力配合下,通过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质量认证工作、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建立质量振兴长效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德阳的质量工作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什邡、广汉相继成为全国或省的首批“质量振兴”先进县(市);涌现了一批经济特色突出的县域经济强县(市)和质量稳定、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综合产品抽查合格率分别提高了7到18个百分点。

   十年磨剑,截止2005年底,德阳的省名牌产品不仅由“十五”初的33个增加到57个,还有了中国名牌和7个国家免检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全市GDP的21%。统计显示,“十五”期间德阳地区生产总值达480亿元,比2000年增长73.77%,五年平均增长11.7%。其中,名牌产品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9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248亿元,利润32亿元,利税53亿元,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同类指标中,分别占到五或六成以上。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三到四成,全省工业经济责任目标考核夺得唯一的一等奖。

   “质量兴市”活动的主体是政府、基础在企业,德阳“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副组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欧阳昌奇表示,质监部门将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继续发挥主力军的角色作用,有力地举起“质量振兴,打假保名”两面旗帜,以提高地方整体质量水平为突破口,通过夯实企业基础工作、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从而为德阳的“十一五”发展构筑基石。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质量兴市”正在德阳大地播种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