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2017-05-29 15:35:48 中国质量新闻网

立足现实 面向未来

——浙江积极推进特种设备“标准化+”工作

文 钟海见 王敏 蔡伟勇 周宇

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特种设备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发挥标准化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推动“标准化+”与特种设备的深度融合,对于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推动特种设备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标准化工作现状

浙江是特种设备制造和使用大省。自2006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来,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提高特种设备产品质量、提升特种设备制造业竞争力和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治理能力中的引领作用,初步建立了包括技术规范、安全监察、隐患排查冶理、检验检测、节能降耗及生产管理在内的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体系,有力促进了特种设备产业转型升级。

一、健全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先后出台了《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暂行办法》等地方法规;颁发了《关于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特种设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意见;制订了《在用电梯风险评价规则》(DB33/T869-2015)、《电梯乘用安全规范》(DB33/T 2018-2016)、《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清洗导则》(DB33/T 2002-2016)等多项地方标准,形成了涵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等5个层次的特种设备法律规范体系。

二、构建全过程安全监察体系

形成覆盖8大类特种设备,涵盖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和检验等8个环节的全过程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了法规标准、安全责任、动态监管、风险管理、科技支撑和绩效评价等6个工作体系。2016年新修订的《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明确了乡镇(街道)基层政府的特种设备管理责任,电梯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责任,以及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分级负责制度。

三、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针对事故源于隐患的特点,先后制订了《浙江省危险化学品罐车专项检查整治实施意见》、《浙江省机电类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处理原则意见(试行)》和《浙江省深化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意见;建立完善了以“监察发现、检验上报和群众举报”为重点排查途径,以“跟踪督查制、法人约谈制、通报批评制和挂牌督办制”等为督促手段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闭环管理制度,引导各级质监部门、基层政府和企业加大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四、提升检验检测标准化水平

全省各级特种检机构积极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标准化水平。先后制订或参与制订了《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GB28755-2012)、《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相控阵超声检测方法》(GBT 32563-2016)等多项国家标准,其中浙江省特检院研究发明的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检测与缺陷安全评定技术,形成《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超声检测》(GB/T 29461-2012)和《含缺陷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安全评定》(GB/T 29461-2012)两项国家标准,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聚乙烯管道无损评价的国家。

五、开展节能降耗标准化建设

积极参与制(修)订了《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TSG G0002-2010)等10余项关于节能减排的国家技术规范、标准,并制定了《锅炉运行能效限额及监测技术要求》(DB33/T800-2017)、《电梯能源效率评价技术规范》(DB33/T771-2013)等省级地方标准。组织编制了《浙江省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在1114台工业锅炉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增年节能能力约53万吨标准煤。2015年还成立了省级节能评估中心,正式启动全省高耗能特种设备数据库及10t/h以上在用燃煤锅炉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初步形成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监管体系。

特种设备标准化的实施,为降低全省特种设备事故起数、死伤人数,提升安全生产绩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自“十二五”以来,全省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死亡率始终保持在0.2以内,2016年万台事故率、死亡率达到0.08,远远低于国家控制目标。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安全技术规范存在缺口

浙江省经济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设备更新迟缓,特种设备“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使用10年以上的特种设备数量已达31.2万台,到2024年将达到100万台,占特种设备总量的1/2以上。企业对在用电梯安全评价、风险评价、寿命预测、故障预警方面的安全技术规范有迫切需求。但是,当前缺少这方面相应的国家层面的安全技术规范。

二、标准存在交叉、滞后现象

锅炉、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标准体系明显滞后,比如:换热压力容器及电梯能效测试相应规范处于空白状况,缺少规定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操作人员、安装维修人员的节能知识培训相关的技术规范等。部分标准存在内容交叉,像场车涉及设计、制造相关标准29项,其中方法标准15项,关于稳定性试验 9项,由于这些标准归口于不同的标技委,部分标准之间存在重复制定现象。

三、产业标准化水平整体不强

浙江省特种设备产业普遍存在产品技术含量低、科技附加值低现象,大量产品属低价位、薄利润产品,先进特种设备制造业的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标准话语权并不强。据统计,浙江省2016年被列入“浙江制造”制修订计划的企业有197个,特种设备企业仅9家,已制订的特种设备“浙江制造”标准仅7个。目前,浙江省尚未拥有特种设备行业的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得省级政府质量奖的特种设备制造企业仅一家,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差距。

四、企业标准化管理不规范

虽然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持续好转,但安全事件仍有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作业人员标准化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有直接关系。比如,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的30日内,应当向设备所在地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但调研中发现目前特种设备“没户口”现象仍然存在。有些使用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和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与台账制度,在改造、大修过程中,对涉及设备的结构性能阐述、安全部件等方面情况在技术档案中未加以体现。此外,还存在特种设备自行检查记录、日常维修保养记录不完善,运行保障与事故记录缺失等问题。

推进特种设备“标准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推进“标准化+安全监察” 提高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水平

一是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与运行保障机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全面梳理各层级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配套的行政规章,开展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探索建立安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协调机制。

二是提高风险管控和事故防范能力。以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探索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和隐患的识别、等级评定、分级监管和预警方法;建设特种设备数据信息库,统一数据管理标准,协助建立面向全省的特种设备统一监管信息平台,依托唯一性代码,建立每一台设备从出厂到检验、使用和报废的全过程监管大数据,并向全社会提供相应的监管信息,为安全监察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提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构建特种设备安全应急反应体系,制定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规划,建立应急专家、救援队伍、救援装备信息库,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实战演练,重点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善特种设备应急专项预案和应急措施,有针对性提高使用单位事故初期处置和与政府部门预案快速衔接能力。

二、推进“标准化+生产管理” 推动特种设备产业发展

一是研究制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指导、鼓励和引导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规范特种设备使用行为,有效防范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重点针对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针对起重机械、电梯等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维保企业,提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自检程序,提升企业安装维保质量自控能力,夯实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基础。

二是健全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建立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特种设备数据报告制度,实现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信息全生命周期可追溯。通过引导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开展执法检查,公示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等多种方式,推动落实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特种设备“浙江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浙江制造标准牵头组织单位应以锅炉、压力容器、电梯和起重机械等重点特种设备制造领域为主要方向和目标,梳理特种设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引导开展“浙江制造”先进标准研制,鼓励和指导达到“浙江制造”标准要求的企业申请“浙江制造”认证,提升“浙江制造”品牌形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标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高技术含量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同时将标准延伸至使用管理、节能、检验领域;鼓励国内外高信誉认证机构开展“浙江制造”认证,加快推进特种设备产品标准与国际互认。

三、推进“标准化+节能减排” 促进特种设备节能环保

加强锅炉、换热容器、电梯等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环保标准的研制及实施绩效评价,从设计、制造、使用、监督管理等各环节规范节能工作;积极开展换热器热工性能评价、风机与泵通用设备能效评价、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检测与工业废水的环保检测等项目的方法研究,形成标准化的评价检测方法,指导开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四、完善“标准化+科技创新” 建设高层次标准化人才队伍

一是推动标准化创新成果转化。研究并建立技术标准与科研项目工作的衔接机制,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的上升为标准。建立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科技成果和技术标准奖励管理办法。建立技术标准专家库,为涉及重要技术标准相关项目的立项评审、技术标准编制评审等提出意见。搭建检验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同开展科研与标准研究的平台。重点支持在智慧检测、节能技术、智能装备等领域的行业核心技术难题,推动将新技术、新方法转化为标准。

二是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探索建立企业和高校、标准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具有标准化和专业技术的高层次综合型人才,着力建设一支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学院职业教育培训的资源优势,加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全管理、节能降耗等领域标准化人才的继续教育,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标准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特种设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