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别往沟里出溜

2016-11-28 14:43: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别往沟里出溜

■文并图/阿 留

春节去珠海,在公交车和建筑工地到处看到口号——“蓝色珠海,质善质美”,“同建质量珠海,共享幸福未来”,“珠海质量,你我共创”。据说,这是珠海市成功获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后,搞活动,从上万条参与征集活动的作品中遴选出来的。

质量满天飞没什么不好,从政府的文件,各级领导的讲话,到大街小巷的标语口号,直到打滚滚尘烟中钻出来的各种货车,车身上大都标有总质量多少多少一堆阿拉伯数字,刚识数的孩子常常会大声念出来。

其实芸芸众“质量”,确指大相径庭,有的还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倒是内容相近的,容易让人彼此难分,奥义莫辨。倘治丝益棼,则不知不觉把人往沟里带。不禁使人想起公孙龙那个著名的“白马非马论”,其中的蕴含,让人寻味了两千多年。

比如什么是经济发展的质量?今年实施的“十三五”规划,在总的方向要求加强创新和提高发展质量,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所谓发展的质量,要言之,就是说主要不是靠增加资本投入,而主要靠提高效率,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从经济发展的效果上来看,搞清质量和效益,来得或许更直观些——一是投资要有效益,二是产品要有市场,三是企业要有利润,四是员工要有收入,五是政府要有税收。

经济发展的质量一般是就宏观经济而言,说中国速度要向中国质量转变,就是在宏观层面上的表达。与产品做得好、有质量,隔得挺远,基本两码事儿。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政府部门中,负责掌控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的发改委等单位,承担着相关调节、监测、引导责任。

经济发展的质量常常相对于速度和规模而言。经济发展细分起来,可以划分成内需、投资和出口,还可以从产业上进行划分——

第一产业是农业,这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在强调,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二产业是工业,此乃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支撑不住,经济的基本面就会发生变化。去年出台的《中国制造 2025》,目的就是促进制造业升级,实现“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第三产业是服务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划分为11大类142个项目,包括商业、通信、教育、金融、旅游、娱乐、文化与体育还有交通运输等。我国的服务业发展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这应当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未完成前的正常状态吧。

三个产业发展的质量虽然构成经济发展的质量,但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各国制造业的水平常常成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如声名赫赫“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等。说“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就是在中观层面上的表达。

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是电气化;第三次则是工业化+信息化,以自动化数控为代表;目前的第四次,专业的表述为“物理信息融合”,通俗点的说法就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互联网+”与制造业一锅烩。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在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颇突出。制造业提供低端产品和技术的能力过剩,而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多,无法激活更多的需求潜力。2008年政府部门改革后,整合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工业产业的管理。

至于说产品,则是制造业生产活动的结果。产品的质量是产业发展水平的微观呈现。但是,产品的质量好并不能叠加出产业发展或经济发展的好。产品生产出来要有市场,实现交换才是王道,否则哪来的去库存?产品的质量主要由市场主体——企业——自行决定,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政府只是对其中涉及人身财产安全、涉及环境的产品进行管制。深化改革强调政府减少对微观经济事务过多过细的干预,政府对产品质量的关注逐渐集中到质量安全上,计划经济时代全能政府全程过问质量的色彩正在褪去。

质量监督部门在产品层面上的存在,是必要的、合乎逻辑的。特别是创新发展肯定让创新产品越来越多,涉及质量安全的产品在品种和规模上必定呈现放量增长态势,政府对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生产秩序、树立消费信心的必要屏障。

就产品质量而言,政府的宏观管理,怎么宏观也还是要在产品的层面上,从宏观上保障产品或消费品的质量安全。可别串到产业和经济层面上去,那样,就沟里见了。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