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关于质检技术机构改革发展的探讨

2016-09-28 15:01:11 中国质量新闻网

关于质检技术机构改革发展的探讨

■文/丁太春 李存英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服务行业规模日益增长,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逐渐呈现出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培育经济增长点、改善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国外检测市场相比,仍存在着产业培育不足、改革创新滞后、总体水平不高等问题。新的形势下,如何结合当前实际,建设一流质检服务机构,打造龙头检测基地,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质检技术机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及各地政府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 积极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出台了有关加快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质检机构的技术装备、人才队伍、管理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与人民群众对质量安全日益提高的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尤其是在服务体系建设、检验检测平台打造、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

一、检验检测服务整体水平不高。

当前国外检测机构发展呈现出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性新趋势,但从国内质检行业发展现状看,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设置无序,小、弱、散、乱的问题突出,规模大、能力强、有竞争力的质检机构不多。一些机构人员素质不高,知识更新慢,有的购置了个别进口的先进检测仪器,因不会操作,或相应检测业务量有限,导致设备使用效益较低,造成资源浪费。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检测服务链条较短,高端服务欠缺,大多还停留在单一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上,个别企业、个别项目的检测需求无法实现,只能寻求协助。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龙头检测机构发育迟滞,品牌机构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与国外检测机构相比有一定差距。在标准制定、研发创新、质量认证、风险预警、咨询培训等方面能力不足,不能为行业和产品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的质量解决方案和检测验证服务。

二、检测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

我国的检测技术机构多数是按行业、产品或单一功能建设的,检验检测机构分布于多个政府部门,在重要设备共用共享、检验检测报告互认、信息交流、标准制定、资质认定等方面缺乏统筹管理,很多资源不能共享,造成有限的检测资源不能充分有效利用。以食品检测机构为例,我国目前从事食品农产品及相关产品检测机构有6000多家,主要分布在质监、卫生、农业、粮食、食药等部门。各部门机构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其人员、设备、资质等均独自拥有,部门之间、机构之间不能实现资源共享。重复建设严重,一般性项目投入分散,高端项目投入不足,已从过去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发展到目前的高水平重复投入,有的单台检测设备原值达几十万元、上百万元,有限的财政经费浪费严重。同时,相互间不正当的业务竞争越来越突出。

三、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滞后。

目前,质检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建设资金、设备购置、人员工资主要依靠政府保障,管理机制呆板,用人机制不活,收入分配制度僵化,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难以调动,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业务收入一大部分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及政府下达的计划性检测任务收费。检测机构市场化水平低,市场开拓和品牌意识不强,应对能力较弱,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检测业务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现有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如果不加快改革开放,不加快全国质检机构的统筹建设,面对国内外激烈的检测市场角逐,我国质检机构的发展将面临被动不利的局面。

四、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产品质量检测项目也随之不断变化,促使检验标准、检测方法、检验设备不断更新,检验机构在设备购置投入上也不断增加,检测项目的更新与仪器设备购置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发生的几起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大都是原产品标准没有规定此类检测项目,也缺少相应的检测设备,导致检测出现空档,监管不能到位。有些质检机构因自身财力受限,政府投入又不足,能力建设徘徊不前。因此,各级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突出地方检测特色,方能保证质检机构的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质检技术机构体系的探讨

当前,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化需求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加快发展我国检验检测服务业,既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面临着难得的市场机遇,依托国家或省级质检机构,对系统内分散的质检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引领检测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基地,有利于积极应对国内外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更好地促进检测服务业高起点发展。打造有特色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龙头基地,要紧紧围绕“三个转变”要求和质量发展规律,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要求,以提升检测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资源整合、功能转型、改革创新、链式发展,打造一个集检测服务、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信息咨询为一体,以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为依托,系统内集团化、系统外联盟式的开放性、共享性的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切实凝聚构建服务平台的共识。

国家质检总局对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在印发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加速推进质量强国建设、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等发展目标。同时,提出要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全面优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布局。近几年,国家从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出发,按照经济发展的区域板块进行了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产业布局,如在深圳建设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旨在为沿海发达省份的对外贸易服务;在吉林建设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示范基地,旨在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等。当前,要进一步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层面来审视,从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产业化、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视角来认识,加快质检机构的改革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形成推进各领域、各层次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合力。要努力将检测服务平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科技发展等规划,大力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推动检测技术服务由政府单一建设统管模式向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举办的模式转变。加强政府对公益性强、不适宜市场调节的公共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校、民营资本等社会各方优势,推动资源整合集聚,建立多元投入机制,促进检验检测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建立政事分开、治理规范、公正高效的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改变监督管理主要依托自建检验检测机构的模式。积极探索采用购买服务、内部市场、合同外包等方式,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作,加快实现监督管理与技术检测逐步分离。对于质检部门承担的公益性检测技术服务,按照准市场化逐步转变为政府委托服务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要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为检测技术服务走向市场、孕育竞争能力创造发展的必备条件。

三、积极打造服务产业龙头基地。

把检验检测作为现代服务产业,主动适应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以检测技术服务为支点,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检验检测的功能转型,链式发展。要以国家级、省级质检机构为基础,培育成覆盖全国、服务经济、引领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龙头基地。

一是检测技术服务基地。以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优先发展标准化、计量、环境质量、认证认可等检验检测服务核心产业,逐步拓展公共平台的服务领域;在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建设产业特色突出的检验检测平台,打造以检验检测服务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

二是检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检测技术服务平台,集聚科研力量,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加大检测研发投入。注重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成果转化工作团队,打造“产、学、研、检”一体化的创新载体。推进检测科研成果的交易与转化,提升市场竞争力,逐步建成检测技术领先、产业特色鲜明、具有标准制定话语权的研发成果转化中心。

三是检测技术人才中心。适应市场化需求,依托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立起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完备的人才培训和储备体系。通过检验技能培训、检验标准培训及质量管理、实验室认证与审核等,为企业和其他社会检测服务机构输出实验室研发人员、检验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实用性人才。

四是检测数据咨询中心。建立检测数据分析库和网上信息平台,及时提出质量分析报告,准确地反馈给政府部门,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完善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和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功能,提高产业应对能力。推进平台网站和实体窗口服务的互动性、灵活性,加快检测行业信息更新速度,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的各类需求。

四、改革创新检验检测体制机制。坚持集中管理、统分结合、合作共赢,推动检测技术服务由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头管理模式向集团化、集约化管理模式转变。组建以国家级、省级质检机构为主体的检测技术服务集团,省级系统外其他质检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制合作。各市质检技术服务机构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按区域优势产业的检测技术服务进行重组设置,不再按照行政区域划定设置。随着企业去行政化改革的推进,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适应市场形势,创新管理模式,不断做大业务,壮大实力,做强平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检测技术支撑,为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责任编辑:春天)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