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当前液化气行业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2014-12-18 14:13: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廖锡忠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液化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民生消费品,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液化气指的是液化石油气,它是一种石油化工的衍生产品,其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为无色气体。液化气的热值高,1千克的液化气的燃烧热值可达到11000千卡,远高于煤及柴禾等燃料,其燃烧产物主要为水及二氧化碳,基本上没有颗粒残留,使用起来比较干净卫生。液化气相对于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的使用来说更安全,使用起也便捷,基于以上优点,液化气极为适合在家庭及餐馆中使用,尤其是缺乏天然气资源的南方地区。

  在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日常消费品,往往容易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那就是液化气行业存在已久的一些潜规则,在此,笔者以作为一名质量监督执法人员的角度,来简要地盘点液化气存在的一些屡禁不绝行业现象,同时提出几点治理措施。

  液化气行业的问题

  一是短斤少量问题。

  净含量不足现象严重。近年来,关于液化气的各种投诉中,净含量不足占了极大的比例。净含量不足即短斤少两,在判断液化气是否存在净含量不足问题上,首先要明确判断净含量不足的标准。质监部门判定净含量不足的依据是国家强制性标准GB17267-1998《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该标准规定型号为YSP-15的液化气瓶充装的重量允许的偏差为14.5±0.5kg,即每瓶液化气的重量不得低于14kg,如果从一个批次的量来看,平均每瓶液化气的实际净含量必须达到14.5kg才算足量。此外,工商部门对液化气的净含量判定也有其依据,《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规定,流通领域的液化气实瓶净含量在交易时,偏差不能超过±0.15kg,即低于14.35kg就属于净含量不足。然而当前各地液化气净含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液化气经营者诚信缺失,主观人为地少充装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二是液化气在出充装站时计量是合格的,但流通到市场后,不法经营者进行倒气,即用橡皮管将液化气实瓶与空瓶连接起来,通过将实瓶中的气体导入空瓶中拼凑出更多瓶的液化气,通常5~6瓶就可多倒出1瓶液化气;三是部分具有行政监管职能的部门宣传不到位,导致不少消费者不明就里,不知道1瓶液化气净含量究竟有多重,怎样查看,不少人判定液化气的净含量纯粹靠经验,即家庭正常使用时1瓶气用了多少天;四是部分地方行政监管部门放宽监管要求,没有严格要求液化气充装企业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充装气体,仅是要求充装企业在每瓶液化气标签标出实际净含量,从而导致市场上同一规格的液化气实瓶净含量不统一,不仅给液化气经营者短斤少两设置政策的空间,也为实际监管造成一定的难度。

  二是掺杂使假问题。

  非法掺杂掺假。前几年,媒体报导了一些液化气充装站在液化气中掺入较便宜的可燃性气体的现象,液化气企业通过赚取液化气与掺入气体的价差来牟取利润,其中较常见的造假行为就是往液化气中添加二甲醚。二甲醚是一种从煤中提炼出来的易燃气体,其燃烧热值大约只有液化气的2/3,每吨二甲醚的价格比液化气便宜2000元左右。二甲醚与液化气二者间可以混合燃烧,根据不同季节,混合的比例不同,通常掺入比例可以达到20%左右,因此,混有二甲醚的液化气整体成本比液化气便宜许多。如:以20%二甲醚混合比例计算,每公斤液化气成本可下幅2元左右,以每瓶14.5kg计算可节省成本29元,对于液化气经营者来说,赚取这种非法利润的诱惑力极大。但二甲醚这种物质对气瓶阀门橡胶密封圈具有腐蚀性,易造成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二甲醚作为液化气替代气体未在民用领域获得许可充装及经营。

  三是监管缺失问题。

  多头监管造成的监管缝隙。液化气行业监管部门众多,主要有质监、安监、工商、物价、建设、消防等行政部门。各行政部门根据相应职能承担相应监管义务,从质监部门的职能看,承担液化气的充装许可、计量、特种设备监管等主要职能,然而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导致液化气行业长期以来监管不到位,容易产生监管死角,如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销售的液化气,就存在销售价格高、净含量不足、未检超期瓶严重现象。而且液化气企业通过违规操作,将经营成本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群众对此怨声载道,极大地破坏了政府的形象。

  液化气监管的对策

  对于液化气行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倡导诚信经营理念。

  首先要加强群众对液化气知识的了解。政府各监管部门充分利用每年的“3.15”消费者保护日、“5.20”世界计量日等时机,通过各种媒体开展有关液化气知识的普及,使消费者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进行捍卫。其次,作为行业监管主体的质监、工商、特价等部门,要加强对液化气经营的诚信教育,倡导诚信经营理念,提升整个行业依法经营,诚信经商的自主意识。并要求液化气充装企业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明确主体责任。再次,畅通举报途径,充分发挥“12315”、“12365”投诉平台的作用,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二是打防结合,完善行业监督机制。

  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常年保持对液化气市场质量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定期开展液化气行业的专项整治,加大对制假售假、短斤少两、超期未检等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经营者成本,并形成行业分析报告向政府汇报,对多次违反触犯同一违法行为的要责令经营者停业整顿,并及时向社会进行曝光,对严重制假售假行为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对经营者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减少液化气经营者主观故意的违法行为,有效地维护液化气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积极梳理有关液化气监管的标准、规章、规定等法律依据,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做到执法打假有理有据,以达到提高监管效率。

  三是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作为质监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强与工商、建设、物价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强对液化气计量、质量、安全、价格等项目的联合检查,完善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强化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局面,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明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年1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