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纺织产业调整转型的发展前景​

2014-05-12 10:44:55 中国质量新闻网

破旧立新  调整突破

——纺织产业调整转型的发展前景

  主持人:陆  一


  嘉  宾: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员

              李陵申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

              贾晓彬 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开场白进入2014年,虽感经济体制改革春风阵阵拂面,但纺织企业身负外部因素及自身转型压力,对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预期并不乐观。因此,在2月23日举行的中纺圆桌论坛第九届年会上,当有经济学家信心十足地宣称,纺织业将在调整转型中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时,业界人士不禁扪心自问:谁是那个有准备的人,谁是那个“做对了”的人,谁能够笑到最后,最终收获那一桶金?这场论坛好似一架望远镜,让与会者在现实的骨感里眺望到未来的丰满;又好似一只万花筒,为众人描摹出五彩缤纷的产业新前景;还好似一个放大镜,让我们看清了行业必须破旧立新、调整突破的惯性与瓶颈。下面我们请几位与会嘉宾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

  ●主持人: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深入探讨纺织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请张秘书长谈谈,目前对纺织人来讲,纺织业究竟站在什么样的历史新起点上?纺织产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是什么?

  ●张燕生: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大幅升值,到目前已累计升值36%。同年,全球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取消,但中国纺织行业受制242条款,仍面临贸易制裁和冲突,货物到港却不能上岸。2012年要素成本上升,全球需求萎缩和产能严重过剩,棉花价格倒挂,人民币升值加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摩擦加剧和欧美的再工业化所产生的产业回归和产业对外转移。

  但是,2012年纺织业研发创新支出占GDP比例的增长是过去10年最好的,城乡新增就业也是最好的,纺织人过去10年的表现告诉我们,谁早结构调整谁就早主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发现过去几年纺织人确实站在了用改革调整,转变方式来赢得生产率增长的新时期。

  现在纺织产业正处于新旧增长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2012年是新旧发展模式的临界点,以往30多年的低成本驱动模式、简单模仿模式、大规模生产模式、粗放高碳模式、制造主导产业的模式,正在转向要素优化组合模式,创新驱动模式,高品质、小批量、定制和电子商务模式,低碳模式,以及研发与市场主导产业的模式,解决技术、人才、订单、融资和规范秩序等瓶颈问题,纺织业将迎来新的“黄金30年”。

  当前,纺织产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瓶颈问题。这些瓶颈我称为“五缺”。

  第一缺技术。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开放创新,通过全球合作来解决我们缺技术的问题。其次是引进来,把美、日、欧先进的技术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先进的创新过程,先进的创新实践引到国内。再次是本地化,以满足纺织转型发展对技术的需求。

  第二缺人才。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发现,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变得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

  第三缺订单。跨国公司的采购网络由过去的中国下单,卖销全球,开始转变为在我们周边下单,产品内销中国。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着怎么做渠道,怎么做网络,怎么做品牌的问题。

  第四缺资金。如何将资金在合理的财务成本基础上进入纺织产业,怎么解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问题,怎么能够为落后地区纺织业发展创新提供中长期的融资产品、市场和渠道。

  第五缺规范。前35年“转轨、转型、摸着石头过河”。下一个阶段,无论是企业、行业,还是整个国家,都要走向法制,走向公平竞争,走向透明。未来35年纺织业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愿景?要由纺织人一步一步用行动来探索和实践。

  ●主持人:下面请李会长介绍一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目前发展的情况及影响发展的难题是什么?

  ●李陵申:几个数字概括一下去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产值去年纺织全行业比增是8.3%,我们产业用纺织品去年比增12.9%;主营业务收入16.5%,比上年的18%略有下降;利润增长幅度为16.4%,比上年18.3%也略有下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8%,比纺织全行业水平也高很大一块;去年纤维加工总量是1130万吨,增长了11.8%。虽然在三大终端纺织品里面,我们占比只增长一个百分点,占到23.3%,但是这一个百分点我们纤维加工总量增长了120万吨,基本上都是化纤。所以,整个行业应该说可以用平稳、较高速发展来概括。

  产业用纺织品跟国民经济关联度比较高,跟整个社会发展的依存度也比较高。比如去年政府提倡美丽中国,各个城市都在建他们内部的河、湖景观工程,特别是江、河、湖、海沿岸的城市力度更大,而所有的湖泊都用大量的产业用纺织品的建筑材料。包括目前的空气治理、环保工程,虽然现在还不太成功,但这块也大大带动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所以,整个行业应该说发展还是比较平稳、健康的。

  其实不止在中国,在整个世界,产业用纺织品都得到极大地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比如欧美,他们对产业用纺织品的关注度非常高。但是产业用纺织品毕竟是一个新兴行业,它的发展仍然非常困难,从宏观经济来看,也有很多对行业推动有很大难度的现象存在。

  第一,从去年发展情况看,我们感受到投资效率在下降,在产品高端化的过程中,投资成本急剧增加,使得投资效益远远不如10年前的水平。而低端产能的集聚也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化纤产品的市场秩序更加复杂。

  第二,产业用纺织品的技术创新是把双刃剑,它的每一个应用领域都要开拓下一个应用领域的使用,而在这个应用推广的过程中,它不完全是创造一个需求,更多是替代一个需求;而你去替代别人的时候,别人首先要能够充分的认可,可是每一项新技术的认可程度非常复杂,长期的供应链的关系、利益的关系、使用的方便性、舒适性等等。这些都使得新产品进入下游领域的时候认知相对比较困难。其中还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可见技术创新确实是把双刃剑。

  第三,产业用纺织品耳熟能详的品牌几乎没有,就品牌的影响力而言是非常低的。它直接导致市场的控制能力非常低。我们非常羡慕品牌影响力强大的产品,比如品牌服装,可以价格卖得比较高,消费者也愿意花这个价格。可是产业用纺织品几乎没这个可能,因为所有的供货都是竞标的,工程全是公开招标,在质量标准达到它的最低标准的情况下就是最低价竞标,这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品领域。无论你的产品档次多高,你必须走这个程序。可见我们的议价能力非常之低。同时向下游产业链的融合能力也比较低。

  第四,我们强调跨部门的衔接,但我们的行业标准到了下游行业,他们不一定认。比如座椅、座套、顶棚,前一段汽车行业说我们的指标跟汽车行业的不一样。所以这种跨部门的衔接应该说难度非常大,我们各自为政。

  第五,后道补贴。产业用纺织品应该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我们的产品要替代农业地膜,就产品性能而言,无论是环保、保温、采光等问题,都要比现有的地膜好很多,但是,我们达不到和塑料薄膜一个价格卖给农民。这就涉及后道补贴。但是后道补贴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效果不尽如人意。

  第六,强制标准是必须达到,必须执行的。其实我们的排放标准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但是我们现在为什么空气这么浑浊?一个是我们总量大,一年要排放一千万吨的工业粉尘。另外我们监督不到位。现在像这些强制性的指标并没有强制性地贯彻和落实。

  ●主持人:下面请贾总跟大家分享一下铜牛集团是如何推进品牌战略、探索创新国有体制下的商业模式的?

  ●贾晓彬:纺织服装行业在经过高速发展期以后,近几年呈现出增速放缓,冲高回落,调整蓄势的一个态势,改革调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成为了主调。本届“中纺圆桌论坛”聚集了众多行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经营和其他知识分子人士,以“全面深化改革和纺织产业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当前纺织行业所面临的重大改革与发展难题的解决之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我们必将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自1997年以铜牛品牌为龙头,始终坚持“品牌为根,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以针织、梭织服装的研发核心制造品牌贸易为主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企业集团。在过去的一年中,按照北京纺织控股有限公司对铜牛集团的定位和要求,我们积极应对环境挑战,在调整结构,发展品牌等方面取得了进展。我们将坚决推进品牌战略,探索创新国有体制下的商业模式,突出品牌和科技贡献率。力争成为业务链竞争能力较强,在首都时装之都建设中起到特色作用的品牌企业。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年3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