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浅析我国宏观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2014-03-11 14:31:21 中国质量新闻网

理顺机制 完善体系 深化改革

——浅析我国宏观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文/谢繁宝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宏观质量管理关乎经济振兴,关乎国运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质量、标准、计量为基础性支撑的一套较为完备的质量管理体制,但也面临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众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宏观质量管理在质量进步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概念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陈虹教授认为:“宏观质量管理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总体质量现象,并对总体质量进行有效监管的科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战略与政策系教授石永恒认为:“质量宏观管理,区别于质量微观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或一个行业的总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监管,促进质量发展,塑造整体质量形象。”

  笔者认为,宏观质量管理是同微观质量管理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国家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利用质量激励政策和质量管理工具,对国家或地区总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保障社会监督机制,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宏观调控型管理。

  问题

  一是宏观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不清晰。宏观质量管理应当有多重目标,但是,宏观质量管理与微观质量管理在目标上的最大差异在于,宏观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安全,微观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宏观质量管理中,政府作为主要的监管主体,开展的一些质量工作在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关系上的不当处理,偏离了宏观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质量的安全需要,影响了质量的发展需求。

  二是宏观质量管理的基本制度不明确。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诸多计划经济的因素还在发挥着重要影响,这两种体制的交叉与并存,使得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很多方面陷入矛盾的状态中。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微观质量管理体制相对应的宏观质量管理体制,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质量管理体系,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三是宏观质量管理的管理主体不协调。宏观质量管理由市场质量管理、社会质量管理和政府质量管理共同构成,这三类不同的主体在宏观质量管理中都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功能,从而构成完整的宏观质量管理系统。一个有效的宏观质量管理系统,有赖于这三类管理主体共同发挥作用。当前,在我国的宏观质量管理中,只有政府的质量管理在发挥着单一的作用,缺乏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的管理与配合。面对着复杂的质量管理对象,政府实际上根本没有办法履行宏观质量管理的全部职能,这也就是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和质量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是宏观质量管理的质量消费者地位不高。质量的核心主体有两个,一是质量的生产者,二是质量的消费者,这两者中消费者主体是质量的最大利益相关方。当前,在质量供给和消费领域,我国的质量消费者明显扮演着弱势群体的角色。比如,消费者买到一双有质量问题的皮鞋,需先向国家法定检测机构提出检测申请,由自己支付全部的检测费用后提出质量申诉和诉讼。另外,消费者所面对的是一个在各方面能力都远超过自己的企业,这使得消费者的质量维权根本无法进行。更严重的是,消费者即使获得赔偿,可能还不足以支付维权开销。正因为这种维权在成本与收益上的不对称,消费者往往会在权衡利弊之后,放弃对企业质量供给伤害的维权,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企业不正常的质量行为。

  对策

  一是理顺宏观质量管理发展机制。首先,要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为市场、社会和政府自身这三个质量管理主体确定相对清晰的管理领域,明确相应的管理职能,理清宏观质量管理和微观质量管理的边界。其次,要敢于突破既往宏观质量管理的思维惯性,创新宏观管理思路,在国家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现有宏观质量管理体制进行改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综合分析现有管理体制的发展。政府应当退出的质量管理领域,果断地交还给市场管理机制,交还给社会管理机制;政府应当强化质量管理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制度强化等方法将宏观质量管理的重心逐步转移到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上来,转移到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来。最后,要及时将宏观质量管理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管理经验加以分析和总结,有效的运行机制要做好制度化和标准化,纳入到各级宏观质量管理的常态化管理中,积极构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的现代宏观质量管理体制。

  二是加快政府质量管理体系改革。首先,建立健全质量宏观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法律法规和技术性法规。严格检验检测。完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机制。其次,关注关键领域质量安全。在宏观质量管理体系中,政府监管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保证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质量安全,质量安全这个底线是宏观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政府有义务创造激励企业质量创新的环境,但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本质要求应当首先追求质量无害。有效地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科学合理地制定监督抽查计划。将质量管理从繁杂的微观质量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有限的管理资源投入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中,投入到开发质量人才资源中,投入到保障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质量安全中。然后,建立起多维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微观质量主体来说,可以设立政府质量奖、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等;对政府来说,如建立质量强省、质量强市(县、市、区)激励机制等。充分利用质量激励政策和质量管理规划,引导社会各级完善质量服务体系,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政府的监管效能,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最后,完善宏观质量管理监督机制。政府具有显著的理性经济人特征,要警惕行政权力过多地干扰正常的宏观质量管理秩序。要质量创新,及时淘汰落后的质量工作,建立起对质量制度的制约机制,建立起监管权力的制衡机制,建立起质量创新制度的评价机制,使宏观质量管理决策保持应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三是强化市场质量管理体系作用。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营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作为微观质量管理的主体,企业应严格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行业主导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消费者积极塑造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创新活跃,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企业精神。充分运用标准、计量、名牌等基础性工作,引导企业质量实质性提升。其次,严格规范检验机构和认证认可机构。已经初步实现市场化,政府要对检验市场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检验行为严格监控,对违规的检验结果严格处罚。建立市场化检测和认证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壁垒,为企业发展提供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的空间。最后,培养有发展活力的人才梯队。人才是有效实施宏观质量管理的保障。1.提高基层质量管理人员素养。2.挖掘首席质量官的制度优势。3.改善质量工程师培养环境。充分发挥各级质量一线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鼓励企业对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在各级质量提升活动中挖掘优秀质量管理人才。

  四是深化社会质量管理体系改革。首先,加强质量管理的社会救济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作用,完善12365、12315等消费者维权机制,建立多元化质量信息提供渠道,发挥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功能,有效减少质量信息的不对称程度,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切实保护消费着权益。其次,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引导和监管作用,通过行业规范、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守法经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各类质量管理创新活动,注重优秀成果转化。然后,积极发挥专业性社会组织的作用,联合高校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宏观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推动宏观质量管理理论成果应用研究。最后,完善全社会质量管理参与机制,包括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监管参与机制,营造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重构守法经营,失信惩戒的良好氛围,重构质量安全的道德边界,形成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社会质量文化。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有效地发挥公共传播对质量管理和监督的独特作用。

  五是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融合而成,其中,政府信用是基石,个人信用是基础,而最关键、最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是企业信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对于降低质量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首先,重视质量诚信体系顶层设计,制定完善质量信用评价机制、质量信用评价工作规范和信息发布使用机制,完善质量信用奖惩制度,不断构建诚信奖励、失信惩戒的质量诚信理念。其次,积极构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现有组织机构代码库的资源优势,不断融合各部门、各行业的质量诚信数据。最后,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要积极发挥管理协调功能,推进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共享机制建设,畅通诚信数据共享渠道。

  六是完善宏观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衡量中,多是数量指标,如GDP,但单一的GDP发展指标,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质量宏观管理应当要把量化和非量化的方法相结合,结合国情、省情和区域发展特色,从实际抽象出来,要能反映一个区域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不同领域质量发展的差异,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发展对策。离开了对宏观质量管理质量的衡量,必然陷入对整体质量发展的模糊性判断,导致对策和决策的失灵。首先,研究和完善区域质量发展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等宏观质量衡量指标,要从数据的有效性、评价结果的社会学应用性和改善指标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切实提高宏观质量评价的有效性水平。注意宏观质量数据和制度的有效衔接,用宏观质量数据评价宏观质量管理制度,用宏观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评价数据。其次,定期开展质量分析报告发布。质量分析报告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之一。要结合各地实际,侧重各地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质量分析。要注重宏观质量的趋势分析,要有合理的数据结论和制度建议,不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质量分析报告制度。要定期分析质量评价数据各项指标收集渠道的合理性,关注各项数据的应用性水平。最后,创新和完善政府质量工作专项绩效考核,将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化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引导各级政府发挥职能优势,使宏观质量水平既合理提高又不追风浮夸。

  七是建立全球视野下的宏观质量管理。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质量管理应当是质量宏观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认为,研究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之间,不同或相同的质量公共政策与管理制度,也是质量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同国家在质量管理上的充分交流,充分借鉴各自在质量管理上的经验,将有益于全球化条件下的质量宏观管理发展。首先,关注国际质量发展成果,为强势企业搭建国际性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性交流大会,为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国内企业提供更高水准的质量服务。其次,参与质量相关国际和区域性标准、规则制定,促进我国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体制与国际接轨。最后,充分发挥质量工作的战略性、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增强我国产品、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强势品牌和民族品牌保护和宣传,引导企业从各方面提升品牌价值,引导企业将品牌价值转化成资本优势,不断为强势企业创造较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八是有效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级政府向服务型机关转变,提高了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简化了企业的办事程序,在促进宏观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以信息化带动质量工作科学发展,是实现宏观质量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统筹规划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注意研究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差异,考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充分利用现有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数据信息以及质量工作特点,合理布局信息化系统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其次,提高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柔性。倡导信息化系统模块化建设,预留系统升级和共享接口,促进新开发系统与现有质量工作信息化网络融合。最后,建立信息化建设评价机制。树立持续改进理念,注意收集一线使用人员的体验评价,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直观化水平,及时改善系统运行环境,适时进行系统流程再造,减少数据冗余,不断提高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4年1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