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有效提高产品质检结果准确度

2013-08-01 11:00:33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张  伟

   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涉及面很广的技术工作,要求检验结果具有相当的准确度,否则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本文就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准确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是提高检验队伍的综合素质。对于检验检测技术部门来说,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检验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有深远的意义。同时检验人员也要熟悉有关产品质量检验的法律法规,依照相关标准和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检验;要熟练掌握实验室的检验仪器,既要熟悉常用的各种检测技术的实验原理,又要运用这些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结合试验结果以及其他资料加以分析,为产品质量检验提供可靠依据。检验人员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的检验报告。

   二是掌握正确的抽样方法和制样方法。抽样是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如果抽取的样品不能代表全部物料成分,没有代表性,那么检验数据再准确也是没用的,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抽样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质检产品的质量好坏,同时也反映了质检部门工作水平的高低。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抽样方法,因此,在产品抽样中,应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及产品的性能正确抽取样品。

   三是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我国大部分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基本上都是依照国家的检验标准方法进行检验的,在同一种产品中某些质量项目的检验方法常有几种。从理论上讲这些检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其检验结果应基本一致。但实际上这些检验方法对同一项目的检测会有偏差。主要原因是由于检验人员的主观意识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造成的,所以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这就要求检验员要充分理解标准,吃透标准,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含量及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四是减少实验室误差是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由于受检验方法、仪器设备、人员素质及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即使技术很成熟的检验员,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认真地进行多次检测,也得不到完全一致的检测结果,这说明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从误差产生的原因分析看,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

   1.系统误差是由于某种固定的因素造成的,使测定结果时而偏高时而偏低。系统误差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验和校正。

   (1)空白实验。由试剂和器皿带进杂质所造成的误差,一般可做空白实验来扣除,从试样分析结果中扣除空白值后,就能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

   (2)校验仪器。仪器不准确引起的误差,可通过校准仪器来减少其影响,如砝码、移液管和滴定管等,在精确的分析实验中,必须进行校准,并在计算结果时采用校正值。

   2.偶然误差是由一些随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检测时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微小波动,仪器的微小变化,检验员对试样处理时的微小差别等,这些不可避免的偶然原因都将使检测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引起偶然误差。消除方法是增加检测次数进而取其平均值,即在检测中对同一试样采取平行测定2次~4次,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3.过失误差是指工作中的差错,是由于检验人员的粗心大意,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检测等造成的,例如:加错试剂、读错刻度,记录和计算失误等,这些都是不应该有的过失。在检验中,检验人员必须持有高度责任心,谨慎、细心操作,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尽量减少各种误差的产生,这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五是认真记录和正确处理检验数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整个试验的成败。为了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检验人员不仅要认真操作,还要正确记录和处理检验数据。记录内容应包括与产品检测有关的一切材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描述检测操作的全过程,检测数据的处理必须将测定值按“四舍五入”的计算规则进行修约。

    (河北省霸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6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