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通信导航产品生产许可审查机制中的可靠性研究

2013-05-07 15:03:52 中国质量新闻网

    ■文/李胜利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为了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对涉及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的产品、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影响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产品,以及法律法规要求依照《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确认其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并颁发生产许可证证书,允许其生产的一种行政许可制度。

   现行的生产许可审查机制包括企业申报材料初审、企业现场实地核查、产品检验、上报审证材料审查几个环节。企业向其所在地省级质监局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省级质监局收到企业申请后,根据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受理。并将受理企业的申报材料报送审查部。审查部受到企业材料后,制订核查计划,提前5日通知企业,并抄送所在地省级许可证办公室。组织和委派审核组对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企业实地核查合格后,审核组抽封样品,由承担生产许可证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对样品进行检验。审查部将企业实地核查材料、产品检验报告及其它申请材料上报全国许可证审查中心,然后再报到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再做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生产许可审查机制包含了对生产许可证申请企业提交材料的初审,包括对企业质量管理职责、生产资源提供、人力资源要求、技术文件管理、过程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验、安全防护七个方面实地核查,对企业实地核查合格后抽样封存的的具体型号规格产品的生产许可证检验,为行政机关审批发证提供了客观、公正、准确的技术评价材料。

   当前的生产许可审查机制对于做好生产许可证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生产许可证制度的顺利实施,确认了获证企业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社会在不断进步,产品生产技术也在持续更新变化,国家、市场和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在这种前提下,仅要求确认企业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确认企业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可靠产品的能力。因此,对现有的生产许可审查机制进行及时地、适宜地创新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可靠性与通信导航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

   依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通信导航设备中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和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两大类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这两大类产品是涉及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主要包括天线、室外单元(俗称“高频头”)和室内单元(俗称“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等产品,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直播卫星专用设备和非直播卫星专用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主要包括中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调频广播发射机、电视发射机等产品。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主要用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接收卫星转发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少数民族近2亿电视人群直接接收“中星9号”转发的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电视台的主要电视频道和部分广播节目。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机构进行广播电视节目无线区域覆盖的主要设备。

   这两类设备是我国广播电视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的重要技术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就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和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而言,产品能否可靠的、高质量的工作,涉及到我国广播电视的播出安全。如果由于产品的可靠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节目非正常中断或停播,将会造成严重的播出事故,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

   直播卫星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是面向千家万户的设备,已成为边远地区老百姓家中的耐用消费产品,如果产品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将对国家“直播卫星村村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也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必须要重视通信导航设备产品的可靠性,确保通信导航设备产品的质量安全。

   所谓“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有明确的时间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如果将质量分为过去、现在、将来,那么我们现在的质量关注的就是过去与现在的质量,而可靠性更多地关注将来的质量。可靠性是任何产品都具有的质量特性,是产品质量的核心内容,是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用户、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可靠性不只是单纯的包括产品的耐用性,还包括了产品的可维修性、安全性。因此,抓好可靠性就是抓住了当前产品质量的要害。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GDP总量为58786亿美元,已超过日本正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与此同时,我国产品的可靠性并不乐观。我国产品在出厂时一般能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但是普遍存在可靠性不高、不耐用等问题,特别是与进口产品质量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可靠性实践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把可靠性摆在重要位置上,认真效法和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可靠性的认知及有效推进的先进经验,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面提升。

    重视和加强产品的可靠性工作,是我国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通信导航产品生产许可审查机制中的创新举措

   通信导航产品生产许可审查机制的创新,就是要在确认企业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研究重点是在生产许可审查机制中明确和加强产品的可靠性审查,对生产许可审查机制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产品的可靠性工作能够真正在企业得到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结合近两年通信导航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的实际情况,发现在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生产企业中存在以下问题:

   企业对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可靠性技术的基础知识,在可靠性工作方面投入不到位;在产品技术文件中产品的可靠性未能充分体现;在元器件采购、生产过程、检验等环节的可靠性管理不到位;有些企业提供的产品可靠性检验报告不够规范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产品可靠性意识薄弱,有待加强。另外,现行生产许可审查机制的核心是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和产品检验,确认其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而不是确认其具备持续稳定生产合格可靠产品的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要切实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关键是在生产许可审查机制的现场审查和产品检验环节上进行创新,一是要在现场审查环节加强对企业产品可靠性设计的审查,生产过程控制的可靠性管理审查,二是要加强在产品检验环节产品可靠性测试的审查。

    以下是针对现场审查和产品检验环节的创新提出的具体举措:

    1.现场审查

    1.1将可靠性思想灌输和根植于企业全员

   就企业而言,要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就要充分认识到可靠性的重要性。使可靠性思想扎根于企业全员心中。

   企业领导要了解可靠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可靠性的基础知识。企业领导重视了,才能自上而下,顺利推动产品可靠性工作在本企业的贯彻和落实。

   要加强可靠性理论和技术知识的培训。可靠性工作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不同的工作岗位,可靠性工作的侧重也不同。因此,可靠性工作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情,需要全员参与。

    企业中应有可靠性工程师,和负责可靠性管理的部门,以推动可靠性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建议在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时,可在“人力资源要求部分”增加对企业领导、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生产人员可靠性知识的考核,以及对企业“人员培训”方面可靠性知识培训情况的检查确认。

    1.2将可靠性管理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产品研发设计、产品的装配过程(零件、元器件组装成部件、部件组装成整机)、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调试和检验(原材料进货检验、过程工序检验,设计定型检验和生产定型检验、出厂检验、例行检验)几个部分构成。

    1.2.1 产品设计过程的可靠性控制

   钱学森同志在1980年指出,要把“可靠性”提高到与“性能”同等的地位,同时又强调“产品的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管理出来的”。因此,设计工作是产品可靠性的源头,这就要求技术研发人员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阶段,就要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和期望,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对生产产品所需的零件、元器件、原材料等提出可靠性要求,便于采购人员按要求采购,以保证产品整体的可靠性。

    1.2.2 生产工艺过程的可靠性控制

   一般说来,生产工艺由生产制造加工方法、设备、工序、作业标准(规程)、检测方法等要素构成。不同的工艺其构成要素的参数表述不同,对产品可靠性影响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显然,优良的工艺方法是生产过程中可靠性增长的保证。

    在生产工艺方面实行可靠性控制的两大任务:

   (1)通过完善工艺结构,改进工艺方法,制定与实施作业标准等措施,保障生产过程中减少乃至消除可靠性退化。

   (2)通过工艺方面的可靠性分析、评审,找出影响可靠性的各种隐患,反馈给设计部门更正,改进设计质量,以提高产品的内在可靠性。

    1.2.3 设备的工艺可靠性控制

   设备的工艺可靠性是指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设备保持满足工艺过程中与其有关的质量指标数值的性质。它是引起产品可靠性退化的重要因素。

    依据设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接受的任务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运输设备等。

    (1)生产设备的工艺可靠性控制

   生产设备的工艺可靠性与其本身的完善程度、自动化水平、工作原理与控制方式等情况有密切联系。

   用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或弥补人类工作能力的生产设备,因其使用效果取决于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如手工操作的电焊机),则其工艺可靠性控制要由操作工人素质(如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来保证。为此,要重视和强化生产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制订与坚决实施先进合理的作业标准,通过人的控制,完成工艺任务的设备装置工艺可靠性。

   因加工结果与设备装置的调整及工艺参数密切相关,故应明确规定需控制的工艺参数值,严密监控工艺流程或工序,以保证工艺参数值稳定,从而保证这些设备装置的工艺可靠性。

   自动控制的生产设备,则应重视和保证传感器、计算机程序等硬、软件的可靠性,以保证设备的工艺可靠性。

    (2)检测设备的工艺可靠性控制

   检测设备用于测量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或检验产品(半成品)的质量状况。前者直接影响工艺过程的可靠性;后者虽本身不直接影响工艺过程的可靠性,但检测不正确既会影响对上道工序工艺可靠性作出正确评估,又影响下道工序的工艺可靠性。因此,必须配备齐全,检定合格,严格管理。如检测设备精度一定要满足工艺参数测量要求,并与其相匹配,量值传递和溯源要保证计量准确、量值可靠。

    (3)运输设备的工艺可靠性控制

   生产过程中,免不了产品、半成品或零部件的搬运、包装、保管和运输等工序,也就必然要使用一些传递、运输方面设备。这就要注意和防止振动、冲击、压力及环境等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并加以严格控制,以防止可靠性退化。

   建议在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时,应增加检查产品设计文件有无可靠性指标的要求、工艺文件有无保证可靠性控制的条款,定型检验有无包含可靠性检验内容,采购文件是否体现了对零件、元器件、原材料的可靠性要求。

    2.产品检验

   产品检验特别是产品可靠性试验是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要加强产品的可靠性验证工作,切实保证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建议在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时,应对企业产品的定型检验和例行检验给予重点关注,确认产品可靠性试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4月刊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