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质检概论课程应增加质检文化内容

2010-10-18 13:56:05 中国质量新闻网

   质检概论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概论的简称。质检概论课程是一门传授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基础知识的课程。2005年,中国计量学院首次开设质检概论课程,作为学校特色选修模块的重要课程之一。2005年作者出版了第一本适用于质检概论课程的教材,此后被一些学校课程和质检系统培训项目选用为教材,质检概论课程也得到了推广。时过境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该课程的原设计内容已经落后于质检体系的实践要求。为了与时俱进,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应当增加质检文化的内容。

    质检文化的概念

   质检文化是指以质检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以质检制度为保障,以质检道德标准为软约束力,以质检物质条件支撑为基础,以质检工作领域为主要活动空间,以质检领导为关键、质检监管对象为主体、质检监管人员为主导,以促进质检工作水平提升为指导思想的一种群体文化。质检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主流的文化、特色的文化。

   质检文化可分为质检精神文化、质检制度文化、质检环境文化和质检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的要素:一是精神层面的质检文化,居主导地位,包括全体质检工作人员及其监督对象的质检认知程度、质检思想素质、质检文化素质、质检生活观念、质检价值取向、质检思维方式、质检审美观等;二是制度层面的质检文化,包括质检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公约等;三是物质层面的质检文化,是质检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的物质保障,包括质检教育场所、质检主题公园、质检文化景观等;四是行为层面的质检文化,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的质检文化,最终都可以外化为质检工作人员及其监督对象的行为,构成了行为层面的质检文化。

   质检文化包括质量文化、计量文化、标准文化、检验检疫文化、食品安全文化、安全监察文化等子概念。质检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包括把关与服务理念,学习与创新理念,法治与人本理念,成本与效益理念,风险与控制理念等。

    增加质检文化的必要性

   质检概论课程增加质检文化内容的必要性首先体现在质检文化的重要性上。质检工作影响社会和谐,质检文化关系质检工作的成败。质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内容。我们都知道,文化是一种导向、一种积淀、一种力量;文化是“软实力”。质检文化为全体质检人和整个质检事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道德规范、生活指导、社会认同。要通过质检文化建设,切实提升质检事业的层次,提高质检职工的素质。要通过质检文化建设,创造出一个能够张扬个性、舒展身心的乐园,一个展示才能、实现抱负的舞台,一个和谐和睦、温暖温馨的大家庭。

   目前,社会已经比较普遍地认识到质检工作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质检概论是关于质检学问的基础课程,是研究质检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该课程传授质检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质检意识,对于质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质检概论课程最终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显著作用。质检概论课程服务于培养质检人才的需要,需要掌握质检工作的新的动态,其中自然包括当下质检系统上下热议的质检文化问题和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工作布置会上提出的大质检文化建设任务。由此可见,质检概论课程中增加质检文化内容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绪论要体现质检文化的内容

   质检文化是质检的基础理论,首先应当体现在质检概论课程的绪论部分。基于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于质检文化的认知程度,作者认为质检文化已成为质检工作的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质检概论课程的绪论部分宜设置单独的一节,对于质检文化进行专题分析,便于学生掌握质检文化的系统理论,使得学生对于质检文化有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质检概论课程绪论部分中质检文化的理论应当包括质检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质检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质检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质检文化的内容体系,质检文化的建设等理论内容,重点放在质检文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上。质检概论课程绪论部分中至少应当增加质检文化建设的以下核心内容:

   1.质检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质检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感化于物,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2.质检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服务于中心工作良性发展的原则、长效机制原则、分层次提要求原则、全过程原则等。

   3.国家质检总局对大质检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加强“融合、整合、联合”(即促进队伍融合、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工作联合),加快大质检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合心、合力、合作的局面。

   4.质检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包括加强质检文化的理论研究及宣传,加强对质检领导、质检监管人员、质检监管对象以及公众的质检文化教育,加强质检物质环境建设,加强质检制度建设,加强质检行为规范化。质检文化传播可以采取故事化、标杆化、信息化、视觉化、仪式化、品牌化等策略。

   5.质检文化建设应当避免的误区。一是质检文化建设无用论,认为质检文化建设太虚,至少短期没什么成效;二是质检文化建设失败论,认为质检文化建设深不可测,很难成功;三是质检文化建设虚无论,认为质检文化建设就是纯粹地为了文化而文化,与质检工作没什么关系,只需要靠一个班子闭门造车就可以构建“空中楼阁”,仅关注精神文化而忽视物质基础;四是质检文化建设简化论,认为质检文化就是搞一些文体活动,开一些讨论会。

    各章应体现质检文化的具体内容

   质检概论课程除了在绪论中应当设专门一节介绍质检文化的理论,还应当在各章内容中体现质检文化的具体内容。事实上,质检的各项职能工作中都可以提取文化元素,融入大质检文化之中。与之相反,在介绍质检的各项职能工作时,也要体现自身的特有的文化元素,彰显质检文化的无处不在。

   例如,新增加的一章“食品安全监管”也应当体现食品安全文化的内容。目前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应借助于食品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完善。食品安全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食品安全监管的理念、制度,食品安全意识、水平,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等多个方面的总和,是一个地区或单位食品安全素质与态度总的体现。食品安全文化包括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文化、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文化、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消费文化等内容。食品监管部门应当着力推动食品安全文化的形成,重点是食品安全消费文化的形成和食品安全责任文化的形成。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这一章中应当包括食品安全监管如何促进食品安全消费文化和食品安全责任文化的形成与完善的内容。

   又如,第二章“计量监督管理”应当包含计量文化的内容。由于用标准衡量、以检测校准、靠数据说话、一丝不苟、善于比较、把握分寸等是计量工作最明显的特点;标准规范、质量第一,科学公正、准确高效,严格严谨、求实求新,是计量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计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因此,历史悠久,一丝不苟,是计量文化最显著的特征。第二章“计量监督管理”就应当阐述清楚计量文化的内涵、特征、意义、发展历史与现状、问题与对策等。

   此外,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当体现“有准则、敢领先”的标准文化;质量管理与监督工作,应当体现“重质量、讲诚信,求真务实、不图虚名”的质量文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应当体现“工作谨慎、注重细节、担负责任”的安全监察文化;检验检疫工作,应当体现“严格把关、热情服务”的检验检疫文化;各个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应当体现“公正无私、坚持原则、行为规范、敢打敢拼”的法律文化。这些文化内容应当在质检概论课程各章内容中有所体现。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