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质量振兴之路

2009-12-24 10:30:1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主讲人:湖北省黄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谢钢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我国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副中心城市,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等别称。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为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黄石人就在进行着资源型城市的质量振兴工作。2008年以来,国务院将黄石市和所辖的大冶市均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质量兴市之路,是黄石市面临的现实问题。

    

    经济环境

   黄石市是全国六大铜矿基地和十大铁矿基地之一。因资源衰减,主要矿产品铜矿石、铁矿石的保有储量,分别占累计探明储量的28.54%、23.03%,均低于30%。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占经济总量的70%以上。高度的资源依赖性导致工业经济结构重型化,随着资源逐步枯竭,产业结构失衡,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关联度低的单体企业多,产业集群配套企业少。

    目前,一些企业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习惯于“吃资源饭”、搞粗加工,对抓质量、创名牌认识不足。一部分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基础薄弱,质量保证能力较差。导致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项区域质量指标的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小企业、小作坊产品质量监管、生态环境质量整治的任务艰巨。虽然我市前些年通过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取得一些成果,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终端名牌产品不多,名牌产品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名牌产品的附加值和社会知名度不高。

    

    目标实践

    1.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黄石市将质量兴市融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和“两型社会”建设工作,确立了“立足长远、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以“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效果显著、四年基本达到总体目标”的工作要求,集中四年时间实施“质量兴市建档工程、质量兴市试点工程、企业科技创新工程、检测平台建设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工程、黄石品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整治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程”等质量兴市“八大工程”,细化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大目标”,并提出力争到2012年进入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行列。

    2.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黄石市召开了质量兴市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产品质量组、专家咨询服务组、工程质量组、服务质量组、环境质量组五个工作组。为营造“大质量、大宣传”的良好氛围,启动了“开办质量专刊、举办质量成果大型展览、出版质量品牌主题画册”三项质量兴市主题宣传活动。截至8月底,《黄石日报·质量经纬》专刊已出版16期。质量成果大型展览和质量品牌主题画册宣传正在有序筹备当中。

    3.完善政策、严格考核

    黄石市先后出台了《市质量振兴实施方案》、《市实施名牌战略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的决定》、《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建立了质量兴市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初步形成了成员单位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依据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兴市绩效考核评价指南(试行)》,进一步完善了质量兴市考核细则,将质量兴市工作纳入市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

    4.狠抓创新,扎实工作

    一是工作创新。黄石市不断创新质量兴市工作内容,举办了“质量兴市、品牌强市”论坛;组织广大质量工作者参与了质量知识竞赛;举行了名牌产品主题展览;承办了湖北省质量兴企工作研讨会;组织质量工程师开展了“5个1”质量攻关活动。二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质量兴市工作的驱动器,仅2008年全市共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35项,投入资金4亿元,其中各级政府科技经费5700万元。共取得20项国际先进、55项国内领先和46项国内先进的科技成果,参与研制技术标准17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0亿元。全市累计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三是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创新质量管理,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产品质量预警机制和质量攻关例会制度,其“大江”牌阴极铜通过了国际著名的伦敦金属交易所资格认定,产品畅销于国际高端市场。黄石东贝机电集团公司实行卓越绩效管理,发动全员开展TPM、QC小组、5S管理等活动,5次获得国家级QC成果奖,部分产品的性能值超越了欧盟设置的标准值。

    在黄石市社会各界的积极工作,特别是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稳中有升,达到93.2%,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累计拥有了5个中国名牌产品、5件中国驰名商标、50个湖北名牌产品;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以来23项工程荣获“楚天杯”湖北省建筑优质工程奖;服务行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通信、旅游、商务、金融等服务行业大力实行服务标准化。所辖大冶市2006年被表彰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黄石市连续多次被湖北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质量振兴工作先进单位”。质量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黄石城市转型和科学发展。

    

    主要措施

    笔者对深入推进黄石质量兴市战略的思考如下:

    1.制定一个规划

    依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黄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至2020年)》,以及即将出台的《黄石市资源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黄石市质量兴市工作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阶段性工作计划,做到规划科学、措施具体。

    2.突出两项措施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接续替代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饮料食品、纺织服装、能源、高新技术、机械制造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打造千亿元大产业、培育百亿元大企业、发展千家规模企业”;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培植一批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大力促进金融、通信、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实施服务标准化,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

    (2)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

    组织全市各行各业结合实际,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质量管理、精益生产质量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行ISO9000、ISO14000等质量、环保体系认证,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大力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适时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战线的突出贡献单位予以嘉奖。

    3.完善三大体系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指导企业健全质量管理机构,编制和完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重视和加强质量工程师队伍建设,保证自检能力。健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参与国家、行业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通过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使企业掌控产业发展“话语权”。

    (3)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指导企业配备必要的计量器具和计量管理人员,建立计量管理制度,大力推行能源计量工作国家标准,促进节能增效。开展计量保证能力C标志认证。

    4.抓好四个一批

    重点扶持一批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扩大竞争优势;选择一批质量水平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具有发展前途和创名牌潜力的企业和产品,通过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强化管理,逐步提高品牌档次,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品牌;开发、培育一批技术起点高、附加值高、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品牌;积极引入一批国内外名牌来黄石落户,嫁接改造本市企业。

    5.发挥五个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质监部门的牵头作用、部门的联动作用、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作用。在大质量理念的引领下,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补位、积极配合,形成推进质量工作的强大合力。发挥质量协会、企业家协会、科协、消协等单位的指导、协调、服务功能,开展质量技术咨询、质量研讨、科技扶持、名牌维权等活动;发挥各行业管理中心和行业协会的工作优势,推进质量兴业和质量兴企工作;发挥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