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贯彻新发展理念 打造区域质量样板

2020-09-25 15:23:11 中国质量报

□ 江苏省徐州市质量发展委员会

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江苏徐州,强调要“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大决策,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徐州市委市政府致力走在前,坚持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成立质量发展委员会,整合发挥29个市级部门职能,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指示、践行新发展理念,争当全国质量工作排头兵。2019年5月,徐州市因“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激励表扬,2020年6月再次受到江苏省办公厅通报表彰。

走在前,打造质量改革创新示范区

徐州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途径,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以法治建设、机制保障为全市质量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推进机制、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地方质量立法,2018年深入调研、制定了全国第一部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奠定了全市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础,提升了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抓质量的新境界,开辟了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质量立法推动质量多元共治,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为建设质量强市提供了坚强保障,促进了打造质量法治区域“样板”,为国家立法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

求特色,着力夯实质量发展要素支撑

新《标准化法》实施以来,徐州市深化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标准转化机制,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7项,行业标准48项;发布省级地方标准13项,制定团体标准36项。同时,高起点建设检验检测平台,对标国内一流水准建设徐州检验检测和认证产业园,累计集聚国家级、省级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14个,综合检验检测能力居淮海经济区之首,部分项目检测能力全国领先。大力度构筑创新服务平台,重点抓江苏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徐州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建设,打造汇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强磁场”。近两年该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幅居江苏省首位,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研发机构238家,质量创新驶入了快车道。多层次共建合作共享平台,引导全市14所大学和31家独立科研院所同企业结对子,鼓励校企合作研发产品、开展检验检测等服务,邀请专家学者担任企业质量顾问,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智脑”。

争一流,建设区域质量创新高地

把牢产业优化升级“质量关”。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质量“门槛”淘汰低端供给,坚决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电力四大行业调整转型,树立质量标杆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培育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四大新兴主导产业。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同比分别提高5.1和10.7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达42.7%。打响营商环境建设“质量牌”。对标世行和国家标准,系统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深化质量“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机制,每年编制发布《质量报告》《区域质量竞争力报告》《重点企业质量竞争力报告》三大报告,增强了徐州质量发展的战略优势。徐州市2018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2018年-2020年连续3年被省政府办公厅表彰为实施知识产权成效明显的地方,2020年中国(徐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筹建。

抓关键,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徐州市将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微观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上,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提升企业、产业质量竞争力,扶优扶强,实施育大培强专项行动,指导鼓励企业争创各级质量奖,开展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大政府质量激励,对质量强市、名牌(商标)、技术标准、市长质量奖等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激发企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企业从追求产品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做企业向做品牌转变;强化基础,针对质量管理不够完善的小企业,采取规范提升的措施,从制度建设、诚信建设入手,推动企业开展员工教育、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义务;分类整治,创新实施“1+6+N”市场监管服务新机制,有效增强企业依法自律经营意识。

勇攀登,在产业质量提升上再发力

下一步,徐州市将继续努力,树立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和优的赛的目标,不断激发敢于担当的勇气、勇于改革的锐气、善于创新的志气。要把走在前的压力变成动力转为定力,就要尽力而为、高效作为、奋发有为。一是强化质量宣传引导。加强对《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以卓越绩效自评师培养、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为重点,在工程机械、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商贸物流等领域,推动市场主体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优化质量奖工作机制,同时,以“首席质量官”制度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审条件,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省长、市长质量奖后备梯队企业和“江苏精品”企业。二是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工程机械、电商家具等1~2个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增品种、强品质、优品牌“三品”行动,促进10个行业、30个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行业扶持力度,开展钢铁产品质量提升,持续开展电商家具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实施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合格率提升三大工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优化质量基础建设。巩固提升检验检测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和江苏省特种机械人质检中心建设。作为全国首批7个“NQI”试点,完善“一站式”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一揽子、全链条”质量技术服务。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陕西省渭南市实施质量强市、开展质量 ...

  • 中秋节前夕消费者在北京市西城区牛街 ...

  •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在稻田内养殖 ...

  • ​新疆焉耆盆地辣椒产业是巴音郭楞蒙 ...

  • 包头市特检所:措施有靶向 检验更精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