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对环评造假必须零容忍

2020-08-03 14:19:59 中国质量报

□ 吴学安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一批环评文件质量问题,7家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及9名编制人员被通报批评并给予失信记分。生态环境部表示,截至目前,累计对38家次和52人次的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采取失信记分管理措施,并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联动,将两家单位和两人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失信“黑名单”,将6家单位和3人列入限期整改名单。 (据《法治日报》)

生态环保部门此前对335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表)进行复核,发现15份报告书(表)存在质量问题。生态环境部通报称,已对问题环评报告书(表)涉及的编制单位及编制人员给予失信记分。生态环境部表示,复核将常态化。同时,对复核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坚决遏制环评文件不负责任、粗制滥造和弄虚作假等行为。

复核335份环评报告,15份不合格,看似比例不高,但实际危害不容小觑。因为,每一份环评报告背后,都是一个攸关环境生态安全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前,对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为了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以上角度不难看出,环评文件能否承担其应有职能,关键在于其质量。环评质量正是环评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环评效力的发挥。

粗制滥造、弄虚作假,可谓环评报告方面的顽症。此前,环保部门就多次曝光和查处过此类问题。历年来生态环保部门的抽查和通报都表明,一些环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辜负了期望,未尽到责任。此前,深圳市政府官网上公示的一份环评报告,引发人们的关注:有市民发现,在这份为“深圳湾航道疏浚项目”而作的环境影响报告中,数十次出现了“湛江”等字眼,涉嫌抄袭造假。经该报告评价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自查,确认这份环评报告存在抄袭情况。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地方的环评报告几成摆设,不仅难以真实反映环境影响和污染状况,甚至沦为某些地方和企业环境违法的“白手套”。虽屡经查处,但积弊未除。

如果一个项目在实施的起点——环评报告编制上都没有严格把关,其带来的环境风险可想而知。环评文件既是重大工程的基础,又肩负着公众的期望,其价值可谓一纸千金,环评机构的责任可谓重如泰山。

环评被称为阻挡污染的第一道“防线”,是政府履行环境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部此次表示,将加大复核比例和抽取频次力度,通过大数据比对、查重等手段展开智能化复核,当然很有必要。但在强化行政监管、下猛药去沉疴时,也有必要引入公众监督,将环评项目置于公众目光中,让更多公众参与进来,实施共同监督。正如生态环境部所强调的,对环评文件质量问题零容忍,未来将加强监管和严肃查处,营造“守信者受益、失信者难行”的良性市场秩序。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福建省龙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夏季食品 ...

  •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凤阳镇沔村菱角种 ...

  •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麂镇积极发展海 ...

  • 计量服务中小企业网络大讲堂公益广告 ...

  • 步行街绽放城市魅力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