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利民之事何以引民怨

2020-01-13 10:03:39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今年1月1日起,全国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新系统正式启用,到现在已经运行十多天时间。但近期各地均有不少车主反映,在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遭遇ETC失灵,造成拥堵;ETC出口无扣费显示;出现错扣费、多扣费等情况。有人担心,随着春节临近,车流量会逐渐增大,ETC系统存在的这些问题若不能尽快解决,恐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就何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各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回应如出一辙:由于ETC推广时间紧、任务重,而且一些ETC技术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切换新收费系统会出现运行不稳定情况,容易导致收费异常;根据高速公路新的收费政策ETC是分段收费,在高速上经过门架时就已经扣费,出口不显示属于正常情况;人工通道减少后,仍有大量未加装ETC的车通过,加之车主问询情况占用时间,导致人工通道拥堵。最后,各地交管部门都强调会“全力以赴解决问题”,保障ETC车辆和人工交费车辆快速通行,让大家都能安心回家过年。

解释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而口头保证也难有多少说服力。因为,早在去年各地大力推行ETC的时候,就有人预见到可能会出现上述问题,并提出警告,但似乎并没有引起有关方面足够的重视。从逻辑上讲,当下ETC系统运行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当是此前推行ETC“用力过猛”的必然结果。

当然,当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影响推行ETC是一件利国利民好事的性质。相关部门测算,在实现ETC全覆盖,取消省界收费站后,私家车平均通过省界的时间将由原来的15秒减少为2秒,货车通过时间由29秒减少为3秒。还有专家测算,若所有车辆都用ETC,通行ETC车道时将节省油耗0.0314升/车次。另外,推行ETC通道后,可以大幅度减少收费站人员配置。不管是从提高通行效率角度,还是从节能减排角度,乃至节约人力成本角度讲,推行ETC都可以称为一项民生工程。

或许正是看到“民生工程”标签呈示出足够多的正当性,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行ETC的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实施上“用力过猛”及效果上“欲速不达”的问题。最典型的“用力过猛”表现,是一些地方强制推行ETC。比如,有的地方打标语“不欢迎未安装ETC的车辆使用高速公路”,有的地方发文要求机动车检测机构强行安装ETC,甚至有的地方直接关闭了高速收费站的所有人工车道。虽然这些做法之后都被叫停了,但其反映出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仅对这项工程的“民生”属性存在误读,而且对如何做好这件好事也缺乏调研和准备。

再好的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好事办砸,引来民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的要求,2019年底前,各省份高速公路入口车辆使用ETC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在人工收费车道全覆盖。对ETC推广部门而言,这的确“时间紧、任务重”,但这不能成为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的借口。其实在很多城市,包括银行在内有推广ETC任务的部门都在想办法争取客户,比如上门免费安装、提供多种优惠等,以好的服务吸引客户,加快ETC推行速度,这是可取的方法。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只图自己方便,搞一刀切式的强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仅会让人厌烦,失去很多客户,还会因其粗暴为后续运行埋下诸多隐患。

从以上分析看,除开技术本身的因素,ETC推行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病根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民理念不到位。事实上,整个ETC系统在设计之初就没有照顾到车主的需求,既没有召开相应的听证会,也没有进行广泛试点。正如《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推行ETC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安装了ETC,车辆跑得更快,配套服务不可掉队。服务跟得上,匹配技术发展,契合用户需求,才能让ETC推行更得人心。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