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环节做好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文章

2019-12-10 10:01:28 中国质量报

一表申请 一窗受理 一网联办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环节做好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大文章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上海作为占中国得分权重55%的样本城市,承担世界银行对华营商环境测评任务。根据上海市政府统一工作部署,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自2017年年底开始,对标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开办企业指标测评标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从环节、耗时、费用3个方面,对开办企业指标进行改革优化。”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徕在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全国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推进会上说。

两年以来,在市场监管总局精心指导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首创推出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人社部门就业参保合并办理、银行开户预约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两年的改革,上海实现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做到申请“统一提交”、业务并联办理,开办企业效率和便利程度得到极大提升。

全国首创“一窗通”平台

世界银行于今年10月发布的《2020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开办企业指标已上升至世界27位。世界银行专家评价,在以上海为55%评分权重的开办企业指标方面,中国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上海的改革思路和成果,得到世行专家的充分认可,上海的改革有力助推了中国开办企业排名的大幅跃升。

据介绍,上海目前开办企业流程可以以“一窗申报、一窗领取”8个字概括。申请人在开办企业过程中,只需登录开办企业“一窗通”,在一个线上平台统一提出申请,与开办企业“单一窗口”一个线下窗口互动领取文件。

“正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上海在提升开办企业效率方面取得的成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两年以来,上海以夯实基础、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步探索出一条设计科学、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徐徕说。

据悉,“一窗通”的特点体现在“一网通办”,核心聚焦于“一表填报”。与简单整合各部门电子政务平台链接,搭建统一门头,申请人点击链接进入不同部门网站,仍旧多次登录、分头填报的传统整合模式相比,依托信息共享真正实现“一表填报”,是“一窗通”有别于传统电子政务平台集成模式的显著特征。

据统计,自2018年3月31日“一窗通”正式上线以来,截至2019年11月中旬,申请人通过“一窗通”平台申请,累计已核发营业执照55.57万户,占同期新设企业的90%以上。同时,根据企业申请,该局通过“一窗通”为新设企业刻制印章31.47万户、办理涉税事项15.47万户。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企业总数已达215.5万户,日均新设企业数量为1429户,同比增长8.3%,“一窗通”已成为上海政务系统中使用量最大的子系统,得到社会各界和世界银行专家的高度认可,国务院办公厅也将“一窗通”一网通办的办事理念在全国复制推广。

带头突破难点堵点

在“一窗通”重构开办企业外部流程的同时,如何调动各单位积极性,依托“一窗通”强大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能力,在各单位内部挖潜、优化内部流程,提升整个开办企业系统的运行效率,成为摆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面前的又一课题。

为此,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带头自我革命,以申请人实际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群众集中反映的简化开办企业流程、缩短办事时间诉求,率先自我革新;以攻坚克难的改革方法,突破工作难点,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相关工作;以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全面优化创新,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带动下,开办企业相关单位大胆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推出切实创新举措,税务部门大幅压缩时间、公安部门强化线上服务、人社部门着力制度创新、人民银行聚焦数据交互、住建部门共享房产信息,更好地提升开办企业效率。

不断优化线下服务

检验压缩开办企业时间改革的成效,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群众办事是否真正得到了便利。2019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企业群众实际感受,不断提高开办企业的便利程度,通过在全市建立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单一窗口,持续扩大“一窗通”业务范围,不断优化线下服务能力,持续压缩登记机关审批时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改革以来,依托‘一窗通’,我们再造开办企业流程,实现开办企业效能持续提升,在改革中,我们不断总结提高,也得到一些体会和启示,就是流程再造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一网通办’要以整合平台为关键;数据共享要求以有效归集和贯通为目标。”徐徕表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一如既往,在市场监管总局领导下,按照上海市政府统一部署,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骨头,聚焦重点环节,找准服务企业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好压缩开办企业时间的大文章,力争助推中国开办企业指标排名再攀新高峰。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