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自主品牌汽车:破旧求新才是出路

2019-11-13 13:18:47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8.5%,截至9月底,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刚刚过去的10月份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下降月数增至19个月,差不多已成定局。

回想2017年1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月度市场份额曾达到48.8%,到现在跌破40%(今年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只有36.2%,创下近3年的最低点),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竟有如此大的跌幅,实在令人唏嘘。

是什么拉低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从外部来说是合资品牌的挤压,从内部来说,是自家抗压能力减弱。后一方面从曾为自主品牌长脸的SUV车型市场占有率情况变化可以清晰看出。201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开始在SUV领域发力,该车型细分市场占有率一路上升:2013年为44.11%,2014年为47.76%,2015年为55.52%,2016年为59.96%。但在2017年之后,就随着整个车市的下滑而走低,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SUV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近3年来同期最低水平。3年内,自主品牌SUV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6.1%。

自主品牌轿车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常年维持在20%的样子,近几年自主品牌整体市场占有率全靠SUV往上提,才实现占有率达到四成以上甚至接近一半的成绩。现在轿车依然疲软,而SUV也不行了,整体市场占有率必然会下降。SUV怎么输的?跟轿车产品市场的情况一样,自主品牌SUV也没扛住合资品牌下探的冲击——前期没抓住SUV市场成长期红利(他们多只经营高端车型)的合资品牌,在看到该市场巨大潜力之后便大举扩张进来,自然会分食自主品牌车企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加之其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很快便后来居上,形成对自主品牌的强势挤压。

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对自主品牌乘用车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不能过于悲观。世界汽车组织第一副主席董扬分析认为,分化加剧、强者恒强、弱者出局,是目前这一轮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和份额下滑的一个鲜明特征。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车也曾出现过一次集体下滑,当时所有自主品牌车企表现都不好,但这次下滑却有逆势上升的个案,自主品牌阵营内部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从这种分化中,恰恰可以看出一些亮色,感受到未来的一些希望。

吉利、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的表现抢眼,即为亮色呈现。今年1~9月,轿车销量前10的企业中吉利是唯一一家自主品牌车企;在SUV细分市场,长城和奇瑞在今年前9个月实现了逆势增长。在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连续下滑的大环境中,这几个释放正能量的车企虽说是个案,却具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分析认为,虽然目前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但大的市场背景有所不同。当前整个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自主品牌车企经过多年的积累,在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抗压能力上都有了进步。整体下滑的前后伴随着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一些自主品牌正在逆势脱颖而出。

从国内车市发展的路径看,车市不景气恰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重合,这是符合市场逻辑的。低速增长甚至阶段性下滑,让车企面临生存困境,才会逼迫它们深刻反思,作出战略改变。不久前,长安汽车副总裁谭本宏曾公开表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会发生变化,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在未来一段时间,预计50%的自主汽车品牌或将不复存在。对此,董扬看得很透彻,他认为,头部企业的实力更强,分化更加明显,这预示着整个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型,只有增速降下来,调整才有意义。在调整过程中,呈现出的“你上我下,此消彼长”才是正常的状态。

当然,车市的正常状态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品牌之间的对抗将全面展开。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车企要想生存下去,可用的方法并不多,概括起来也就4个字:破旧求新。“旧”,不光指“低端路线”“价格战”那一套,还指自主品牌不讲团结、各自为战的旧观念。破旧,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的思路,不仅要走以质取胜的新路,还要懂得合作,抱团取暖。“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理念创新,比如向高端化和国际化方向探索尝试。在这方面,吉利、长城等自主车企就取得了成功经验。吉利推出领克品牌,成为最快突破20万辆的中国高端品牌;而长城先后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国设立研发中心,在俄罗斯开设工厂,不断向国际市场开拓,已经收到成效;二是把握汽车发展新趋势,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这一点毋庸置疑,而该市场对自主品牌车企之重要性,自不待言。

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几年,行业动荡、市场波动将成为常态,参与竞争的企业,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外资品牌,两极分化将加剧,这正是中国汽车产业成熟后的表现。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一场真正的实力战。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