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新疆阿克苏积极发展黑木耳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2019-09-10 13:35:15 中国质量报

“白水之城”优质农产品队伍添新丁

新疆阿克苏积极发展黑木耳产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 陈 娟

作为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新疆阿克苏享有“塞外江南、白水之城”的美誉,这里出产的冰糖心苹果、薄皮核桃、红枣等是热销市场的绿色农产品。近年来,根据好环境造就好产业的发展原则,阿克苏地委、行署将黑木耳种植作为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新途径,依托浙江援疆技术优势,积极发展黑木耳种植加工产业。目前,黑木耳已成为当地颇具特色的优质食品之一,知名度、美誉度日益增强。

阿克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阿克苏产黑木耳所含的钙、铁、硒等营养成分指标均超市场常见的同类产品,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上乘等优势,堪称西域珍品。

据阿克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阿克苏地区黑木耳的发展,离不开浙江省对口援疆干部的支持。借助后方黑木耳主产区雄厚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力量优势,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倾力打造阿克苏地区黑木耳种植“万亩亿元”工程,投入500万元援疆资金建立黑木耳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了一支集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攻关团队,多次协调浙江省农科院黑木耳专家赴阿克苏地区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为菌棒生产企业免费提供菌种,并提供“全链式”支援帮扶,为阿克苏地区黑木耳扶贫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确保黑木耳种植成为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新途径,阿克苏地区积极探索贫困户零风险经营和“技术到位、定点到人”的精准扶贫服务新模式,建立由地、县、乡3级、109人组成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从菌种研发到大田生产“定点定人全程保姆式服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贫困户的生产风险,保障了黑木耳的稳定生产以及贫困户的稳定收益。

在发展黑木耳产业的过程中,阿克苏地区还通过工厂化制棒、规模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积极推行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其中,阿克苏地区供销社、粮油公司两家国有龙头企业建成了3个年产5000万棒的菌棒厂,进行工厂化制棒;各县(市)规划建成集中连片的87个黑木耳生产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生产区采用宽幅林种植和拱棚种植两种栽培模式,通过温湿光气控制技术,既营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又有效规避了风沙、干燥、高温等不利因素;木耳采收完后,再对废旧菌棒进行料袋分离,制作农家肥还田,形成完整的清洁生态循环模式。

国内知名食用菌专家、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姚方杰在阿克苏地区调研时评价说,阿克苏黑木耳场地建设在全国属一流,生产用水也特别洁净。“阿克苏的黑木耳,真是最幸福的黑木耳。”姚方杰感慨道。

好产品必须走进市场,才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让本地产黑木耳上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优选品,阿克苏地区积极构建多元化销售体系,使产品逐步受到疆内外市场的欢迎。一方面,鼓励“先鲜后干、优先鲜销”销售,引导贫困户采取定期直供饭店、超市、蔬菜市场、财政供养性单位食堂、就地设批发零售点等形式进行鲜售;另一方面,积极培育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制干的黑木耳统一先行代购,通过网络平台、农超对接等就地销售。同时,充分发挥国有龙头企业主渠道作用,对贫困户种植的黑木耳应收尽收、托底销售。此外,组织各县(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黑木耳采摘节,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销售,扩大黑木耳的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

目前,阿克苏在黑木耳种植加工上已构建起了“研发中心+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体系和机制,形成了以贫困户为生产主体、合作社为纽带、国有龙头企业为销售依托的产业发展链条。2018年,当地贫困户通过种植黑木耳实现增收2800元;今年,该市种植了1000万棒黑木耳,有望加工干木耳550吨,带动50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使他们走上脱贫致富路。

说到种植加工黑木耳对当地的好处,阿克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关负责人感慨道,首先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地区每年修剪下来的果树废弃枝条有80多万吨,以前乱堆乱放影响村容村貌,随意焚烧污染环境,利用果树枝条制作黑木耳菌棒,既解决了黑木耳生产原料问题,又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题,变废为宝,一举多得;其次是形成绿色生态、循环利用的闭合产业链,利用果树枝条制作菌棒、生产黑木耳,再用废菌棒沤制有机肥,最后有机肥还田培育果树;三是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生产环节由各级农技部门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实行市场化多元销售与龙头企业托底收购相结合。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