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从“灰绿蓝黑”到“五彩缤纷”

2019-08-28 10:25:15 中国质量报

□ 本报记者 何 可

衣着历来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衣着也从颜色、款式、工艺上的单调走向了如今的“五彩缤纷”。

“1950年,我国人口占全球的22%,但当时的纺织工业棉纺锭(513万锭)仅占全球的5%,棉纱年产量(43.7万吨)在全球占比仅为7.8%。”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离休老干部陈义方在做客“纺织强国建设大讲堂”时披露的一组数字,反复被拿来描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纺织生产能力的羸弱。

“近代机器纺织业在我国的发生、发展受制于国家的百年积贫积弱,迟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整整一个世纪。”陈义方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纺织工业虽说已有基础,但总体而论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生产能力上的落后,造就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老百姓在穿着上的捉襟见肘。今年65岁的退休职工张庆忠,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儿时的一首童谣,至今让他记忆犹新:“高个子穷,矮个子富,一年少穿五尺布。”

“那时候,家里的孩子多,大孩子的衣服都会留给小孩子穿,补丁上面打补丁是常有的事,现在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张庆忠说,当时能穿新衣服的机会不多,很多人都是“做套新衣服,留着结婚穿”。

在那个供给是最大问题的时代,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过问棉花生产,甚至因此作出了一项很特殊的安排,由国务院直接召开每年的全国棉花会议。

当时老百姓的衣着风格自然也深受时代的影响,服装设计简洁、朴实,色调以灰、绿、蓝、黑为主,中山装、列宁装、解放鞋、雷锋帽成为国人的普遍选择。

上世纪70年代,一种“不用从地里长出来的布”——的确良,流行了起来,结束了中国人“大改小、旧翻新,补丁摞补丁”的穿衣日子。

这种据说“能穿8年不烂”的新式服装背后,是我国纺织化纤制造业的突飞猛进。根据陈义方给出的数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化纤年产量还不足1万吨,曾在全球经济统计中被“忽略不计”,直到1960年才以年产量1.06万吨进入“世界化纤产量统计”,到1985年以“年产量破百万吨(101.7万吨)”及“全球占比6.3%”,进入化纤制造业“世界主要国家”行列。

陈义方说,作为“大纺织”产业链的重要一极,我国纺织化纤制造业在这个时间段发展迅速,并实现了后来居上,并于1996年反超美国开始居世界首位,而如今在全球占比已高达2/3。

1983年9月26日,北京日报印发《还有使用布票的必要吗》内参。随后不久,原商业部通告称,从1983年12月1日起,对市场销售的棉布和絮棉临时免收布票和絮棉票,1984年不发布票和絮棉票,通行了30年的布票就此废止。

供给端的改善,让老百姓的“穿衣”彻底告别了短缺时代。而改革开放后,自由市场的开启,更推动了服装款式的进一步自由化、个性化。

上世纪80年代有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大受追捧,影片展现了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的新气象。

1986年《中国纺织报》登载了题目为《北京流行黄裙子》的文章,“在西单夜市上,放眼望去,一排排黄裙子有如一丛丛盛开的黄玫瑰……”

陈义方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城乡人民服饰“灰、绿、蓝、黑一抹色”的情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服饰多样化以至时尚化。反映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时装和华丽的家用纺织品,进入城乡普通人家。人民群众衣被的普遍改善,已成为“全面小康”和“时尚中国”的一个重要元素。

2001年,我国成功“入世”,我国纺织服饰行业对外更加开发,国际大牌入驻中国大陆,国人服饰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变得五彩缤纷。

从1950年我国纺织工业棉纺锭仅占全球5%,到1978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不足世界10%,再到如今我国纺织工业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5%,我国纺织服装实现了行业由小而大、由大向强的伟大蜕变。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纺织行业有3项成果分别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时尚”“绿色”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全新定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近期刊发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场伟大变革中,纺织工业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纺织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源头,也将成为我国大国崛起的坚实基础。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