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08-16 10:40:49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纪实

□ 宋晓霞 杨 鑫 本报记者 孙中杰

自从河南省郑州市被纳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行列,已经过去了将近3年时间。2018年,郑州市实现了生产总值破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人均生产总值破10万元。以这“三大突破”为标志,郑州站在了新时代的发展节点上。

2019年9月,4年一度的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民族运动会)将在郑州市举行,这一盛会向郑州市提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要求。为此,郑州市以亮丽的成绩为起点,用无比从容的信心、无比果敢的决心、无比坚定的恒心,将各项工作推向新的高潮。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马林青(前排左二)在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吴凤军(前排左一)、局长李建霞(前排左三)陪同下,到郑州市大型商超检查6S标准化现场管理情况。

食品安全

创新监管 共建共享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提高,食物消费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吃得愉快”转变。

几乎与开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同时,郑州市被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确定为第3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这不仅是郑州市的发展要求,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数据显示,在常住人口超千万的郑州市,有着将近2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除去一些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规模很小的食品作坊、经营摊点。这些小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但同时也存在硬件设施差、卫生条件差、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遑论为民族运动会营造安全、和谐的食品安全环境,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更是无从谈起。

去年3月1日,《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但在该条例实施之前,河南省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已经开始摸索食品小作坊等的治理方法,在国际通行的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主要内容的5S管理基础上,融入食品安全这个中心,形成具有明确核心目标的6S标准化现场管理体系,在全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推行,持续督促其改善生产经营条件、落实主体责任,保证食品安全。

同时,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充分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通过全面建设“明厨亮灶”“透明车间”和食品、农产品“溯本通”,建立起了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究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用手机扫扫二维码,就能详细了解食品经营者的证照资质信息、产品信息等,监管部门则可通过扫码查看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等内容。在不增加经营者额外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升级,使执法更高效、监管更透明、消费更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吴凤军(前排左一)、局长李建霞(前排右一)到新密市调研6S食品监管模式开展情况。

民族运动会召开在即,郑州市市长王新伟指出,盛会是对郑州整个城市管理能力,对全体干部的工作能力、执政能力,对整个城市文明素养的一次大检阅、大考验,其中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不允许出现半点差错。

为给民族运动会营造一个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6月27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启动“食品安全管理大整顿大提升”百日行动,以小作坊、小经营店、小餐饮店、早餐店、夜市、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为重点业态,以原材料采购贮存、生产加工、消毒保洁、环境卫生、三防设施、人员应知应会等为关键环节,以部门联动、帮扶指导、严格奖惩、强化宣传等为主要手段,确保净化食品市场环境,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标准,要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6S标准化建设,全面达到生产经营相关法定要求。

为打造全链条无缝监管的食品安全保障,郑州市制定总方案1套、子方案10套,涵盖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包含了运动会开闭幕式、民族大联欢等各个流程,并多次结合现场考察进行修正,确保方案能落实有效。

今年7月以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更是密集召开了4次大型会议,要求所有接待酒店负责人、餐饮负责人,各相关县(市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食品科长参加,通过现场观摩和学习交流,将6S标准化建设的具体要求贯彻到工作当中,在规定时间内不打折扣完成任务。

截至目前,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完成了对接待酒店的3轮全面检查。同时,购买相关检测设备,定人定岗,为民族运动会的食品安全工作做好了组织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物资准备。

作为民族运动会接待酒店之一,河南饭店通过实施6S标准化现场管理,使全员形成“内化于心”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并通过全员素养的提升,达到食品安全无漏洞、无死角的全过程管理。“现在,饭店员工不但在工作中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甚至还把这种好习惯带回了家里,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的所有人。”该饭店副总经理袁冬梅如是说。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建霞指出,随着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以及民族运动会举办带来的机遇,全局以6S标准化现场管理的导入实施为抓手,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开创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同时,有效推动郑州食品小作坊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优质食品企业,形成品牌效应,使郑州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特种设备

严抓重管 筑牢安全“防火墙”

特种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每天出入家门乘坐的电梯,用气用水离不开的锅炉、压力管道,景区公园里的大型游乐设施等,这无不与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就郑州市而言,目前在用的特种设备总量为14.2万台,另有压力管道5000余千米,各类气瓶100万余只,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速、民族运动会举办在即的当下,对特种设备的监管更成为郑州市市场监管工作的一项重头戏。

近年来,郑州市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560万元用于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电梯应急处置系统建设。今年,更是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构建了“政府领导、部门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机制和多方联动监管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郑州市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拟成立由应急管理局、公安局、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5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郑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负责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督查检查等。按照规划,委员会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切实加强对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据统计,目前郑州市电梯数量已突破10万台,电梯安全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对住宅小区老旧电梯,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起草《郑州市推进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修办法》,拟采用政府救济手段,由市、县(市、区)二级财政对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修进行补贴,计划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2019年底前投入使用的、经安全评估机构确认应进行更新改造大修的老旧电梯;每年新增老旧电梯,经安全评估机构确认,应进行更新改造大修的,于次年度年底前完成。同时,还起草了《郑州市进一步加强“三无”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落实物业管理、维保责任、维修资金,拟定年底前全面消除电梯“三无”状况。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中,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协助市建委,引导加装工作合法、合规。目前,全市已加装电梯173台。

各类气瓶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为保障使用安全,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推行气瓶充装信息化监管,在车用气瓶上粘贴电子标签,在液化石油气钢瓶上加装带有芯片的智能角阀,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安全防控,从源头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杜绝不合格气瓶流向市场、气瓶检验率低等行业顽疾。特别是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申请纳入政府重点民生实事,投入2220万元用于气瓶充装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据了解,上半年,郑州市已先后开展了春节、五一、暑期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大暗访、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攻坚战,特种设备安全“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迎盛会庆华诞”攻坚行动等专项整治,共排查企业2553家,排查一般问题隐患198项,隐患整改率100%,有力保障了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吴凤军表示,下一步,将加大特种设备监管力度,为民族运动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同时,持续构建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社会性专业特种设备应急队伍,提升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营造良好稳定的安全环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张晓刚(右二)、原国务院参事张刚(右三)一行在郑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谷保中(右一)和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建霞(左一)的陪同下,到郑州市企业调研标准化开展情况。

标准建设

站位全局 引领提升添活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这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郑州市抢抓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使标准化工作持续走在河南省前列,创造了许多郑州经验:与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国家及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开展国家中心城市标准化战略规划研究,编制标准化发展规划;举办第二届全国城市标准化创新发展高端研讨会,研讨新时代下标准化如何发挥基础性、战略性工具作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出“加快国家标准技术创新基地(郑州)建设,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等举措,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标准支撑;加快构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通过“细标准”提升新治理,建设郑州新社会;成立郑州市大都市区(五城)标准联盟,以“大标准”联通新发展,建设郑州新格局;在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重点新兴领域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工作,为乡村振兴标准化贡献郑州智慧。

正是因为郑州市标准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郑州市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百千万专项行动”试点市,成为全国首个启动该专项行动的城市。行动启动以来,郑州市印发了《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对参与国标、行标起草的对标达标企业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之高、范围之广,居全国首位。

在行动实施过程中,郑州市锁定超硬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耐火材料、水泥、电线电缆、阀门、农业、现代物流、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优势、集聚产业,按照“试点先行、压茬推进、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的原则,选取两个优势主导产业——超硬材料和纺织服装行业作为试点先行开展,其他行业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压茬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郑州市已启动超硬材料、纺织服装、水泥、耐火材料、装备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制造等行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参与对标达标行动企业145家,两个试点行业达到或超过对标方案企业20家,召开技术研讨会、动员会、质量分析会20余次,举办对标高峰论坛两次,走访企业100余家,深入企业专场培训50余次,抽检样品260批次,拨付对标达标专项经费64.91万元。

与此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创新企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等工业企业开展工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申报省级工业标准化试点10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10家。河南保税集团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标准化试点。2018年,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丰博自动化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两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别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吴凤军指出,郑州市要自上而下充分认识到“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的深刻内涵,认识到打造郑州标准,创造郑州质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重要举措,是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抉择,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

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建霞表示,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郑州特色”的发展理念,发挥标准化的底线、规范、支撑、引领和服务作用,积极实施标准引领行动和“标准化+”工程,切实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河南中鑫集团合资成立的汽车零配件供应链公司法人南口太郎(左一)不到半个小时就拿到公司营业执照。

商事制度

优化服务 改革红利惠民生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河南省郑州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为解决企业以往办理证照时“部门多次跑、材料重复交、办理时间长”等问题,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动政府出台《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同时加强与开办企业所涉部门的全流程、全环节数据精准对接,提供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2019年已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天以内。为避免企业对登记注册的政策和流程不熟悉而多次往返窗口,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还推出服务帮办制度,为申请人提供“指导或代其进行网上登记”等多项便利服务。

为尽量给企业提供便利,郑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在自贸区郑州片区试点推进“证照分离”,加大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推进力度,全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互联网+”环境下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应用,实现了登记服务从工作日8小时向全天24小时延伸,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逐月递增,增速越来越快。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通过全程电子化办理企业登记达到80万户次。

在试点实施“四个一”基础工程、重点领域“一次办妥”集成改革、提升“一站通办”服务水平、实现“一网通办”、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创新等5个方面18项改革,以及一枚印章管审批等4项配套改革,力争让企业“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还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实行企业住所登记承诺制,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改革,推广容缺受理模式和免费邮寄营业执照,实现了市场主体从名称核准到营业执照领取的“零见面”。

为提升监管服务水平,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出台《郑州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确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14项,纳入双随机抽查范围市场主体98万户,执法人员入库1.8万人。并通过“一次抽查,全面体检”,进一步减轻对企业的干扰,提升监管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以“三网监管系统”为依托,广泛开展网络经营主体建库、网上“亮证亮标”、在线监测等工作,对网络交易违法行为进行网络搜索、网上取证、案件查处,监管执法效能显著提高。

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郑州市以权力的“减法”,换市场活力的“加法”,政府减了权力、加了责任,企业少了负担、多了自由,“宽进”改革红利明显释放,“严管”联合渐呈常态。截至2018年底,该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07.5万户,注册资本3.9万亿元,企业类市场主体达到50万户,占据市场主体总量的半壁河山,是商事制度改革前的3倍,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表彰河南省郑州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这正是当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出的硕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以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建设、商事制度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监管工作水平。正如一股股清澈的甘泉,流淌在绿城大地上,滋养着千万市民走向美好的明天。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广岛)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