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八版>>

荷香天籁

2019-06-20 09:18:42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鲍安顺

嗅着荷香将它视为天籁是童年时的感觉。家乡的一汪荷塘,晴日碧叶连天,雨夜倾听,如琴声戏打芭蕉。更不用说荷花了,它香透身心,飘扬在暖风田野,让人如醉如痴,魂牵梦绕。后来我想,荷的香非同一般,从叶间透出来的是清香幽谷,从花里透出来的是弥香天籁。我心有所悟,那荷香渗透到我的五脏六腑,让我的血液畅流起来,香韵弥漫到生命所有的感观细胞里。

少年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感觉那语言营造的神秘天地间,有一种灵动像缕缕幽香扑鼻,似一阵缥缈的轻岚朦胧地在眼前飘忽不定,仿佛夜色中的精灵若隐若现,其实那是一种少年未知先觉的冲动与激情在燃烧。多年后我听了以同名创作的流行歌曲,突然有了醐醍灌顶的感觉,因为无论从朱自清文字中嗅到的雅韵飘香,还是现代歌曲中散发出来的明亮畅快,都能让人意醉神迷,这正是荷的魄力,它来于自然的天香神韵,也来自心灵的暗香浮动,更来自生命的皓月当空。

最早描写采莲的汉乐府是一幅诗意图,也是一首天籁曲。它是一首声韵相和的歌辞,也是人们在“相和取乐”中创作出来的劳动歌曲,后人称它是采莲诗的鼻祖。诗中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是妙不可言。一位老师告诉我,大体这类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们未必有意为之,而是大自然中显现出来的一片生活画卷与丰沛生机,造就它天籁般的灵魂与意蕴。此诗的前三句由领唱者独唱,后四句为众人和唱,运用重复的字词在反复的和声中跌宕起伏,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描绘了江南采莲欢腾热闹的欣喜场面。为此我想,此时的采莲已经成为表象了,而生命内蕴穿越的是超然物外的大气象与大风情。

读过南华帝子赠友的采莲诗,让我欣赏到“莲叶深处谁家女子,隔水笑抛一枝莲。”“水覆空翠色,花开冷红颜……回首望君已隔岸,挥手别君已泪潸……莲塘西风吹香散,一宵客梦如水寒。”可见,生命的冷峻清香已经渗透到骨髓深处,那荷叶飘忽着的不是自然纯香,那荷花散发着的不是单纯花香,那是人情风雨的泪潸香痕,那是刻骨铭心的月白风清,那是魂牵梦绕的乡情深韵。

聆听荷香天籁,感受自然与灵魂对话,体察心灵与香韵弥合,我仿佛走进了一片净地,在那儿修塘植荷,在一片荷香连天中变得宁静、淡泊而朴素……暖暖的阳光、温馨的夜色、深幽的池塘,一抹抹淡淡的荷香,带着香风甜润,扑鼻而来,散发在草丛、树梢和天地间。我身影孤立,在水一方,从荷香深处看一叶兰舟轻轻浮荡,划过秦时明月,穿越汉唐风韵,烟波袅袅,清香如天籁洒落山泉,如神韵穿越高山,如无边的渴望散落在丝丝柔情的江河山川。

突然想起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学家赋予了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它在亭亭玉立中超凡脱俗,它在清香四溢中意境高远,它在流连忘返中风姿绰约,它在天籁声声中香溢亘古。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