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五版>>

SMART国产后会热还是会凉

2019-04-03 10:06:10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近几天,吉利与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联合运营SMART一事制造了刷屏效应。从业界反应来看,尽管大多数人对两家的合作前景表示乐观,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市场充满变数,未来前景并不明朗。

未来走向如何,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观察来路进行判断。就smart品牌自身的发展轨迹看,似乎也是喜忧参半。了解smart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品牌是由瑞士钟表制造商斯沃琪(Swatch)和戴姆勒旗下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两家公司于1994年合资成立的MCC公司共同打造。名称取两家公司首字母S和M,再加ART,便有了双重理想寄托。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smart品牌成立后不久,斯沃琪便退了出来,梅赛德斯-奔驰接收了其全部股份,独自经营smart。直到1998年推出微型双座汽车fortwo,品牌理想才算照进现实。

即使有了产品,smart的市场发展之路也走得跌跌撞撞。国外一位一直关注smart发展的金融分析师指出,“Smart品牌从未真正成就过一款产品”。尽管Smart车型为戴姆勒提供了吸引年轻城市客户的机会,但该品牌在推出fortwo这款产品之后,再无更好建树。2003年增加跑车车型的努力以及2004年一款不适宜的紧凑型车都失败了。此后戴姆勒与日本三菱汽车联手推出Smart forfour车型,最终也因销量不佳停产。2014年,奔驰与雷诺合作重新推出升级版forfour,仍未能打开市场。

25年过去了,应该说Smart多少还是挣了点名声,但市场销量难如人意,鸡肋感日益明显。据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ISI估计,Smart每年亏损5~7亿欧元,早成戴姆勒的一块心病。或许正是搭进去好多钱却看不到希望,雷诺正考虑退出与戴姆勒的合作。抑或是基于同样的心态,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想在其任期内赶紧解决掉Smart当下面临的尴尬问题,而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将该品牌完全转型为电动车品牌,二是尽快找到愿意接手的下家。

吉利这时伸出友谊之手向自己挥舞橄榄枝,戴姆勒自是内心欣喜,犹如看到了救星。

那么,吉利是不是真的就是人们想象中的“老实人”“接盘侠”?当然不是。关注吉利成长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觊觎Smart久矣。早在2005年,吉利就曾接触过Smart,想通过合资的方式将这个品牌引入国内。而且也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子,与Smart的东家谈过几次,但最终未能签下协议。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吉利当时的实力太弱,不具有足够的议价能力;二是作为跨国巨头的戴姆勒过于清高,不愿意放低身段,降低身价。

可以设想,若两家当时合作成功,在中国车市正处于“是车都能卖出去”的快速成长期,Smart在这里复活并火起来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况且,吉利还有着与其他品牌合作的成功经验。数据显示,沃尔沃在被吉利收购前的2009年,其全球汽车销量仅为33万辆,在中国市场更是少得可怜,只有2.2万辆。并购后沃尔沃的汽车销量逐年上升,2018年全球销量达到64.22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增长了5倍达11万辆。目前沃尔沃的品牌估价在120亿~180亿美元之间,而当初吉利收购它却只花了18亿美元。不到10年的时间能把一个品牌的价值提升近10倍,足见吉利的眼光不俗,手段不凡。

过了十几年戴姆勒终于想明白愿意将Smart委身吉利,当然并不算晚,可老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此时的吉利已非同昔比,它不仅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还变得老成聪明,戴姆勒必须要割肉了。所谓“割肉”,其实就是在许多方面要向吉利妥协。本来戴姆勒是想甩包袱的,即出售股权给吉利,但吉利却不想替戴姆勒背上Smart先前的各种债务,而只愿接受一个全新的品牌,开辟一条全新的市场发展之路。吉利选择的合作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合资,而是与戴姆勒双方各持股50%,组建新的合资公司。一半一半的合资结构,让吉利与戴姆勒在新公司董事会的权力保持均衡和制衡。而总部设在中国,并在中国生产汽车产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吉利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有了吉利的接手推动,smart国产化之后在一个全新的平台复活应该没问题,但能活多久,能不能活出个样子来,依然很难打包票。有分析人士指出,smart最大的问题是品牌定位:20多年的市场营销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大玩具”。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不太看好smart,除了品牌之外,产品很鸡肋,而日后主打电动车,低于300公里,除非低价,否则市场也是凉凉。

看来,smart国产化后必须来一次洗心革面式的变化,是热是凉,看企业选择,更看市场选择。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