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白清元:改善营商环境亟需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2019-03-14 11:05:50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改善营商环境亟需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访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白清元

两会·市场监管人

□ 本报记者 张文礼

关注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言改善营商环境、出招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白清元的履职过程干货满满。

3月11日,中国质量报记者就营商环境建设、假冒伪劣产品治理、质量基础建设等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改善营商环境需科学评价体系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营商环境改善,企业也确实有了获得感,但还不够强。”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这一表述,白清元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在当前的改革中,“放”和“管”的衔接还不到位,放的力度比较大,但是存在“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同时,“双随机、一公开”实施不到位,也是影响企业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主要问题是跨部门的监管协调难度比较大,执法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衔接需要做好。另外,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系统内的信息共享还没有完全做到。

优化营商环境,打通“堵点”最关键。白清元表示,对市场主体来说,只有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这一宏观层面的文件还不够,还需要实施细则的及时出台;基层操作中的很多问题,仅靠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其他各政府部门的重视、沟通和参与。

“随着商事制度的改革,营商环境评价应该尽快全面推开,尽快建立比较科学规范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白清元说,关于营商环境评价,国际上有通行的做法,国内也进行了试点,但是现在还没有全面铺开,建议把营商环境的评价纳入到地方党政工作考核的范围,更有力地推进工作。

白清元表示,优化营商环境还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信息化建设急需解决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规范的问题。”白清元说,只有标准统一了,在网上的注册审批许可才能实现便利化,才能打破信息孤岛,为实现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创造条件。

打假治劣需长效机制

3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部长通道”上表示,假冒伪劣产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严重干扰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张茅强调,要依法严格监管和实行最严厉的惩罚,没收和全部销毁被发现的假冒伪劣产品,使得假冒伪劣制造者付出付不起的成本。

“打假治劣是市场监管部门的一项长期工作,是一场持久战。”白清元说,假冒伪劣产生的原因多样,与群众消费能力、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市场监管成效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所以打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久久为功。

据介绍,当前的很多专项行动能起到阶段性地遏制假货的作用,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把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产品质量抽检力度,加大假冒伪劣侵权惩处力度。”白清元说。

对于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领域的假货治理,白清元认为,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出台,网络市场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网络市场的监管,除了要明确各方的责任,还要加大对入驻公司的监管,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

“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尽快从管制向治理转变。”白清元说,要加强对网络交易行为的监测,及时发现网络上违法交易行为,抓住不放,严肃查处,严厉打击;要把消费者、新闻媒体、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共治。

质量基础建设需先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质量基础设施的支撑。”白清元认为,强化质量基础建设,需要完善现有的标准体系。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标准,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和调整现有标准,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同时,需要提高现有的检验检测能力。

“特别是在基层,机构和企业检测能力非常有限,要服务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经常是心有余力不足。”白清元说,很多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经济发展对检验检测的要求,应该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特点,整体布局全国的检验检测机构。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解决人才匮乏问题。

白清元建议,要尽快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摸清质量基础设施的“家底”,再进行整体的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才能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