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聚焦核心业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2018-12-10 09:22:31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上下“一条线” 全局“一盘棋”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聚焦核心业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陈 永 周顺骥

本报记者 江 东

今年以来,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通过打好“技术牌”、念好“服务经”,围绕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这一主线,充分发挥编码服务职能,推动优质数据的全领域应用,以夯实基础技术支撑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院聚焦核心业务、增值服务、数据采集、科研转化、一岗双责5个方面,实现了全省物品编码工作的突破性发展。”面对目前取得的可喜成绩,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与该院在服务能力、技术支撑、诚信体系3个方面的建设提升分不开。

记者了解到,为了完善服务能力,该院今年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渠道优势互补作用,定期更新维护福建省物品编码中心微信公众号,通过借助福建省条码系统成员服务QQ群这一桥梁关注并跟进企业动态需求,群员总数已突破7000人,日常及时答疑回复率100%。同时,该院还积极推进商品条码知识公益培训常态化,每季度深入各地市开展培训班,与系统成员沟通“零距离”;更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将线下业务办理向线上转移,提高了网上办理率。

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是确保基础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该院积极派员参加相关业务专题培训学习,赴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兄弟院所调研物品编码相关工作,参加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进口商品采集工作研讨,及时更新物品编码知识,完善物品编码工作体系。同时,加强对市县条码工作机构的管理和培训,提高队伍履职能力。

截至目前,福建全省新注册数为1899家,完成率94.43%,续展数为3254家,完成率68.72%,位居全国前列。在永辉超市抽查样本1368件,总合格率达92.9%;受理24家印刷资质企业认可,目前已审批18家。

“凸显数据价值,强化数据资源支撑是我院在技术方面所做的突破。”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院以提升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数据质量为目标,进一步拓展数据资源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平台导出数据为基础,分层、分区筛选目标企业,重点联系。同时,结合线上展示和线下培训模式,持续做好全省系统成员商品数据通报督办工作,大规模宣传数据资产服务的前瞻性和重要性,吸引企业主动加入数据采集“大军”。

在对企业的帮扶上,该院通过商品源数据采集,帮助企业检查商品外包装条码使用是否规范、条码印刷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

在福建省标准化院的努力下,目前,福建省共拥有463万条商品信息,完成源数据采集样品8459件,与福建龙头商超——福建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及10家企业签订《商品源数据合作协议》,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签订《产品标签检验项目合作协议书》,面向福建省企业提供产品外包装检测延伸服务。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认为,今年是福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承上启下、深化拓展的重要一年,必须加快建设符合国家要求、体现福建特色、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用体系。因此,该院加大科研力度,牵头制定了福建省地方标准《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并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针对福建省一些规模小的食品责任单位(如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户等)首创应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解决了追溯企业类别全方位覆盖难题;标准从3个食品追溯层级和两个包装层级,实现了追溯环节全过程覆盖;兼容现有各厅局追溯平台,充分考虑追溯编码的成本和效益,易操作、好推广。同时,开发追溯码生成测试程序,编写《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码编码技术规范》解读手册。

在RFID方面,该院于今年5月底在青岛组织召开国家标准《服装商品编码与射频识别(RFID)标签规范》制定工作组会议,推进该标准的制定。在编码检测方面,该院根据检验站设备更新生成的检测报告格式,自主开发有关应用软件,有效提高运行速度。在编码应用方面,该院赴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调研《厦门市可信二维码公共服务平台》相关内容,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此外,该院还大力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做好“一照一码”审批共享平台的回传数据接收、入库基本校核,将每天校核的重复赋码数据及时进行反馈。同时,定期更新省法人库基础信息,满足数字福建相关业务系统的应用需求,并且加快推进福建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数据元》、与深圳技术与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完成《2017年福建省外资企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报告》等,多方面施力提升服务质效。

“未来,我院将继续在服务、技术以及诚信体系这3个方面下工夫,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该院负责人如是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ph)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