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广东梅州市以地标产品为抓手促进产业链延伸和农村经济发展

2018-08-14 10:40:34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农业品牌的“新高度”

广东梅州市以地标产品为抓手促进产业链延伸和农村经济发展

□ 本报记者 沈 洪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仅是产品或地区标志,也是产品赢得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更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广东梅州市以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切入点,进而将地标产品塑造成农业品牌,既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传统农业由弱到强、由量变迈向质变,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的发展新路子。

出名:农业品牌越擦越亮

梅州地处粤东北山区,北邻赣南,东连闽西,是客家人的聚集地。梅州农业人口占七成以上,农耕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但以前由于地处山区,导致长期相对封闭,与其“农业大市”和“特色农业强市”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地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严重不足。

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梅州市各级政府把地标产品的保护和培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发展规划,成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职管、专人抓。同时,市、区(县)两级质监部门积极与财政、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自2006年,金柚作为梅州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截至目前,通过质监部门申报,该市已成功申报11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使长期“藏”在大山里的农产品走了出去,农业品牌也越擦越亮。

梅州金柚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没有品牌,很多都是贴牌销售,价格受制于采购商,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通过促进金柚种植到加工产业化发展,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模式,构建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链,转变了分散种植、销售的情况,实现了向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的大跨越。目前产值已达30亿元,金柚成为山区人民的“摇钱树”。

长乐烧酒自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当地龙头企业——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启动地标产品主题宣传推广,在京东、天猫电商平台以及各种媒体和展会等推介,“名片”效应明显。仅一年时间,该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产值增加近三成。

地标产品激发农业品牌经济活力,使品牌农业不断提档升级,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梅州的11个地标产品年总产值接近40亿元,所在区域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约3000元,惠及农户近20万户,解决了30万人就业,还带动了农产品深加工,催生出上百家企业。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牌效应,在梅州逐步形成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的农业发展格局。

做强:产业链条越拉越长

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带动下,今天的梅州,已经成为区域品牌农业的一面旗帜。

农业如何与二产、三产融合联动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梅州的做法是:一方面,以产业融合,创新业态,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作为推进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传承了地标产品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民营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牌效应,整合三次产业功能,叠加三次产业效应,为农业品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为何短短几年,梅州金柚能够声名鹊起、身价倍增?关键在于梅州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培育品牌的主体,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争创名优品牌,使“梅州金柚”这一品牌农业拥有自己的“地域名片”。

品牌农业带来的价值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梅州人发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品牌兴农”“品牌致胜”“品牌致富”成为全市农业发展的主旋律。

围绕地理标志品牌,采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梅州地区如迅速发展,各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解决了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八乡山番薯于2018年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兴办起粉丝厂,每年收购农民的番薯达350多万公斤,进行分选加工和精包装,产品畅销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既解决了量多价低伤农的后顾之忧,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扩大了番薯的知名度,带动老区的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宽。蕉岭冬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采取以“公司+合作社+基地+笋农”的经营模式,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各企业与笋农签订种植合同,解决了笋农生产的后顾之忧,使蕉岭冬笋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而在蕉岭绿茶的733公顷产区,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已有茶叶生产合作社、公司2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量达1100多吨,产值达1.65亿元。该模式的专业化生产,解决了茶农生产的后顾之忧,带动了农户共同致富,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梅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业龙头企业强势发展,农民经济组织联合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使每一个地标产品都已“成片、成链、成名”,其产业都有现代农业基地、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支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和品牌集群加速形成,产品附加值由市场低端向中高端快速攀升。

拓展:市场空间越做越大

随着梅州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影响力不断扩大,促进了农业产品美誉度显著提升,市场空间越做越大,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农民收入越来越高。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片”效应,进一步加快了梅州农业产业化步伐,使农业品牌越擦越亮、产业链条越拉越长,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漂亮转身,使农业市场空间越做越大。

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农民生产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大幅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得到极大提高,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已呈现出“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态势。

丰顺县的马图绿茶和五华县的七畲径茶,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品牌效应,从一片茶叶里淘金,形成了持续的品牌增值效应。

马图绿茶产自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早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就开始种植小叶绿茶(即现在的小叶种),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1929年,朱德总司令率红四军进驻马图村时,由于红军在马图村建立了红色政权,播下了革命种子,马图绿茶又被当地村民称作“红茶种”“红军茶”,至今当地还传唱着一首赞誉红军和朱德总司令的歌曲《敬你一杯马图茶》。在获得地标产品后,马图绿茶作为稀有原生态绿茶,一方面,通过加强对其品质和红色人文历史的宣传,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起来的十几家农业合作社,带动了700多家农户共同种植加工致富。茶叶产业不仅成为老区显示地域形象的一大特色产业和承载历史的文化产业,也成为改善生存环境的生态产业和保健养生的健康产业,更成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和前景美好的朝阳产业。

根据七畲径茶发展实际,当地政府对七畲径的山林进行合理规划,引导企业以绿色生态文明为导向,利用七畲径茶产区原生态森林及其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全力打造“自然生态、绿色文化、科技产业”的集茶树种植、加工、经营与生态旅游一体化的七畲径农业旅游示范基地,以茶树种植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带动茶叶的生产和营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目前,棉洋镇新光村茶园、龙村镇登云嶂茶园等茶企纷纷加大改良力度,茶园风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踏青采风。

为了让地标品牌在美丽乡村里绽放,让品牌农产品更快捷地销往市场,在“公司+基地+农户”的带动下,电子商务进农村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互动、消费生产互联、田间餐桌互通的新型商务模式。为鼓励地标产品农业企业大胆创新商业模式,努力构建全新业态,通过与超市、电商等平台合作,借助平台效应,推动地标走出山区乡村,打响地标品牌。在梅州市政府的牵头下,云图电子商务公司、正大集团·卜蜂莲花等公司,与3个农产品行业协会就电商、超市事宜签约,以地标产品为纽带,既解决了农业企业电商及农超对接问题,还解决了优质农产品销路难。

目前,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带动下,梅州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使地标品牌在美丽乡村里绽放。如今,以“果茶蔬米”为主导产业的梅州现代农业,不仅有“卖点”,更有“看点”,走出了一条将现代农业与文化历史结合、与乡村旅游结合的独特发展道路。

编 后

广东梅州,借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蕴藏的强大文化吸引力,通过地标产品的“名片”效应,将地理标志的产品价值、人文价值和地域特色传承下来,逐渐形成地标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进而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走出了一条品牌响、特色强、质量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这条路子,凝聚着梅州质监人和政府各部门的心血和智慧,凝聚着梅州百姓、企业、科研人员以及全社会的辛勤与创新。梅州人创造了“用活一枚地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崭新历史,并为农业和农村,提供了可以学习复制的“梅州经验”。

这个经验的核心就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用好、用活、用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质量、品牌、科技为先导,以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农民经济组织联合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以新兴商务业态为工具,促使每一个地标产品“成片、成链、成名”,进而在乡村打造产销研、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和品牌集群,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农业的出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从土地上走出来。而土地上的出路,梅州人依托地标产品保护,已然越走越宽广。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景欣)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