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标准助推湖北绿色发展

2018-01-03 09:46:34 中国质量新闻网-中国质量报

标准助推湖北绿色发展

湖北省通过改革创新提高标准的有效供给

□ 王 竞 钱慧玲 王 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改革成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已经融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第39届ISO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出席第39届ISO大会时要求:“要以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并明确提出,“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

湖北省质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詹永杰在2017年全省标准化工作会议上说,党中央如此重视标准化工作,湖北省必须打破常规,坚持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标准的供给质量和水平,努力让标准化真正成为湖北质量提升的引领工程,有效服务全省经济绿色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标准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入

2016年3月以来,湖北省政府先后召开两次常务会议研究标准化工作,印发了《湖北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的意见》,就标准化改革创新提出了12项重点任务,明确了3个阶段的推进步骤。随后,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全省“十三五”期间标准化工作和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谋篇布局。此外,省政府办公厅相继印发了《湖北省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消费品标准与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就节能标准化工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消费品标准与质量提升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省质监局联合省政府研究室编撰了《以标准化助推湖北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报告,得到了省长王晓东的批示肯定。编制并发布了《湖北省标准化发展状况》白皮书,展示湖北标准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成果。

湖北省不断加强标准化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分管省长任组长的湖北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38个省直部门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高位推进全省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标准化工作政策引导,标准化激励机制示范效应初显。为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热情,以标准提升引领质量提升,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增强标准化意识,积极参与标准化事业发展,增强标准有效供给,努力提高湖北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湖北省质监局研究制定了《湖北省标准化专项工作经费管理办法》,印发了《省质监局关于开展标准研制资助的通知》,对34个国际、国家、行业标准资助560万元,评选10项荆楚好标准,使一批标准创新贡献者得到表彰奖励,一大批技术水平高、实施效益好的重要标准脱颖而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扩大了标准化工作的影响力,在技术标准创新方面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正面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技术标准水平的提升。

湖北省副省长周先旺(右二)在省质监局局长邹贤启(右一)、副局长詹永杰(左一)陪同下调研国家标准创新基地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

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标准化改革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指示,湖北瞄准全省标准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多措并举,推进湖北标准的有效供给不断加强。

全省标准体系结构不断完善。2016年以来,湖北省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了56项省级强制性标准全面集中清理,将强制性标准压缩在20项以内;对1071项推荐性地方标准开展全面集中复审,优化存量、控制增量,进一步优化全省标准体系。截至2016年底,全省主导或参与研制国际标准56项,主导研制国家标准1297项,主导研制行业标准3435项,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1000余项。

市场标准供给水平不断提升。湖北省深入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制度改革,在2015年就推动武汉、荆门等地开展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工作,并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试点建设,研究制定了《湖北省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管理办法(暂行)》,把改革成果固化为制度、以制度建设推动形成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湖北省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达9000多项,涵盖了全省24大门类62个行业。积极开展以产业为基础的团体标准、联盟标准试点工作,围绕全省优势领域和重点产业,相继成立了激光、地球空间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智慧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标准联盟,大力开展团体标准和联盟标准建设,以团体标准、联盟标准的有效供给助力企业抱团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标准协同共生发展的产业标准化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标准化试点示范质量效益不断凸显。湖北省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已经广泛覆盖到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并拓展到基层党建等新领域,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各类示范点项目455个。荆门打造爱飞客小镇标准化综合体,积极争创国家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武汉、黄石成功入选国家物流标准化示范市,宜昌、鄂州在强力推进生态标准化示范市的同时,成功入选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党委、武汉市质监局直属党委和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党工委获批为全国党建标准化试点,将运用标准化的理念和手段,总结、提炼和固化党建工作成功的经验方法,上升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促进党建工作特别是“两学一做”常态化、科学化、制度化。

标准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2016年以来,湖北省质监局不断拓宽国际标准化工作视野、打造国际标准化格局,研究制定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湖北行动计划》,并举办了多次产业高端论坛,邀请省内相关优势企业代表出席,与国际标准化机构专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走出去”需求和急需通过标准解决的问题,为企业开出标准化解决方案。由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建设的湖北省光谷标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全省唯一的标准化领域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湖北标准走出去”有了实体平台。截至目前,湖北主导、参与研制国际标准共56项;烽火集团主导研制的《下一代网络深度包检测技术要求》等系列国际标准,带动了国际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关联项目的展开;武汉船用机械有限公司主导研制《船舶和海洋技术—船用起重机可拆卸零部件》国际标准,起重装备出口创汇近7亿元;由中铁大桥局主导制定的《高速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已在世界范围内引领高速铁路基础、墩台、预应力构件、拼装梁等部件技术要求。此外,咸宁市作为中部地区首个城市获邀参与ISO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主导的国际城市联盟试点工作,羊楼洞砖茶和咸宁温泉品牌将通过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的平台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代表湖北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法标准化委员会会议,并联合中建三局、华工激光等企业向英国标准协会(BSI)、美国工程师学会标准协会(IEEE-SA)递交了高功率激光系统的激光传输安全、光纤激光器通用技术规范、电商智能包装应用规范、物联网通用标识编码格式标准、新能源商用车CAN网络通讯标准等5项国际标准提案,其科研团队作为专家深度参与IEC在智慧城市、电力电子系统和设备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湖北标准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加强支撑能力建设,“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

近年来,湖北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紧紧抓住标准化这一核心,下好“放管服”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打好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以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标准化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不断推向纵深。

成立深化“互联网+放管服”改革专题组,研究制定《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通过对41个省直具有行政事项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17个市州报送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合规性梳理,形成了779项行政许可事项和416项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对象目录,研制发布了《行政许可事项编码规则》《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编写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审查细则编写规范》3项省地方标准。8月,在武汉召开了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动员会暨“三项基础标准”宣贯培训会,对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做了动员部署。目前,全省49个省直部门和6个试点地市开展线上线下事项标准编制3500余项,省级纳入网上办理的39家单位共1142项行政许可颗粒化事项服务指南已全部发布,审查细则发布893项,总体完成率90%;48家单位公共服务事项350项已录入发布321项事项目录、212项服务指南,总体完成率75%;6个试点地市1014项颗粒化行政许可事项服务指南也全部完成。

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专题研究省、市、县3级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制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规范》《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规范》《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规范》《政务电子地图数据规范》《移动政务办公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等多项省级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全省创建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16个。宜昌市政务中心标准化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广,县(市、区)、乡(镇、街)、村3级政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点全面延伸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十堰市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以标准化建设为引擎,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制定政务服务标准630项、行政审批标准92项、市长热线服务标准151项,建立起了覆盖全面、科学有效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形成了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的“十堰模式”,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中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

湖北省质监局与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

加强特色农业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与精准扶贫有机融合

根据国家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湖北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加快推进标准化与精准扶贫有效融合,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着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组织建设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带动示范区内的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不断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2017年新增创建第9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6个,截至目前,在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35个。咸宁通过楠竹生产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建立起竹产业生态培育、综合利用、安全卫生、产品质量、配套产业及旅游服务等综合标准,带动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枣阳、宜城、保康制定配套村级公共服务标准20项,其中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3项。宜城市政府应邀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总结推进会”上做交流发言,有力推动了国家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试点工作。

积极培育和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截至目前,湖北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达到164个,居全国第二。从地理标志产品的种类来看,已涵盖湖北绝大部分的传统优势产业,以特色农产品、茶叶、酒类和中药材为主,结构日趋多样化,彰显了湖北名特产品产业和荆楚文化资源特色。“蕲艾”在2010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后,当地政府制定了《蕲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和《蕲艾产业发展规划》,并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了蕲艾产业协会,打造“蕲艾百亿产业园”。目前,申请使用蕲艾专用标志的企业达到36家,蕲艾的品牌价值从2015年的35.6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3.84亿元,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县和精准扶贫的重要推手。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2016年7月,国家标准创新基地(中国光谷)正式由国家标准委批准筹建(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创新基地建设工作被列为省政府以及省人大、省政协重点关注和督办的事项,并于2017年4月完成基础硬件建设、文化软件建设和智能化展示系统建设工作,正式投入运行,成为中部首家实体运行的国家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创新基地自筹建以来,积极面向政府和企业两个市场,运用“嵌入式”思维,多措并举创新标准化与质量集成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标准化“软联通”的作用,构建起了“协同创新的平台”“科技转化的桥梁”“国际合作的舞台”“政府决策的智库”,逐步形成了标准化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机制,为推进全省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支撑,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以项目合作为基础,以创新基地为平台,广泛汇聚国内外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科研机构、著名高校、产业联盟等资源,通过开放合作的平台机制聚集、整合标准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共同探索建立创新基地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共同打造政策、科技、标准资源要素的汇聚平台。

二是加速标准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导向,以标准化改革为核心,建立科技创新与标准创制融合的体制机制,探索以技术标准为桥梁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在高分子管材、汽车工业关键零部件、道路工程新材料等领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规则、标准规则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017年,创新基地获批为由质检总局、科技部、国家标准委3部门联合批筹的首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试点”单位。

三是围绕产业链和价值链创建标准技术创新联盟,带动中建三局、中冶南方、楚天云、智城科技、海达数云等行业领先的湖北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在智慧城市、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对接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则,使湖北优势产业与创新技术通过标准化持续在中部释放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目前,创新基地已为超过300家的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提供了标准资源服务;获批成立国家对象标识符OID注册中心湖北分中心,将开展全省OID标识体系建设,推动自主可控地实现省域的各应用信息系统与其他网络间的通信以及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阶段长江流域只大保护不大开发,更加重视绿色发展,更加注重环保。湖北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为助推湖北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让湖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湖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邹贤启在纪念第48届世界标准日大会上如是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小易)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机油液位上升、加注口变“奶盖”不要 ...

  • 安全的召回与召回的安全

  • 广汽本田2019年超额完成目标,体 ...

  • 自研自造铸市场底力 威马为新势力唯 ...

  • 中国汽车文化的先驱 奥迪第三次华丽 ...

最新新闻